近日,位于江阴高新区的百桥生物园收到了来自万里之外的好消息:园区建在瑞典的海外孵化器——中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历时5年孵化的3个基因工程蛋白质产品已基本成功,将于近期回归江阴进行产业化。这意味着,又有多项科技成果跨过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死亡谷”。一手抓研发、一手抓孵化,在江阴百桥国际生物科技孵化器的助力下跨越成果转化“死亡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期,这家孵化器顺利获评全省首批“标杆孵化器”。
“通过‘域内+域外’的链接,我们成功引育了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项目。”百桥孵化器负责人这样总结他们的孵化企业的一项特色做法。2018年,百桥生物园依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卡罗林斯卡学院及贝瑞森集团的两位瑞典股东等顶尖资源,在全球蛋白质领域人才和项目密度最高的瑞典乌普萨拉为中心设立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将高附加值医药项目和高端人才引进国内。这是江苏省在欧洲设立的首个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迄今已孵化高端药品项目6个,国际发明专利34项。
2023年,百桥生物园又在比利时成立了中比江阴协同创新中心,将科技创新的前端触角拓展至国际上科创资源丰沛的地区,全力构建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合作“全球研发孵化、一线城市加速、江阴产业化”的全新路径。随着江阴高新区(深圳)创新中心、江阴高新区(上海)未来产业促进中心等飞地建成投用,园区联合飞地合作方,在深圳、上海、武汉、西安等地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项目近30个。
与此同时,百桥孵化器还通过“前瞻+特色”搭建创新生态,因地制宜布局未来产业。园区编制生命健康产业专项规划,重点围绕现代药物、医疗器械、轻医美等领域,优化生命健康产业专项政策,给予专项支持,形成了生命健康企业“初创—加速成长—产业化”全过程扶持体系,在江阴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额外的配套支持。按照“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发展路径,以百桥孵化园为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建立了全省领先的诺奖得主研究院6家、院士工作站9家,累计培育普莱医药、佰澳达、风和医疗等产业化项目6个。
“我们把培育未来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百桥孵化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定位以生命健康、生物制造产业链为核心的“121”未来产业创新集群,以孵化“硬科技”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攻方向,依托集群打造行业标杆,为创新企业提供样本、大数据、市场和资本支持,高效整合高层次专业孵化人才、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专业化早期孵化基金等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合成生物技术+上下游服务”双轮驱动运营模式,贯穿研发、孵化、CRO、产业合作的全产业链的健康产业生态圈。(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