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市委书记杜小刚专题调研便民就医公共交通优化提升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最新部署,结合“十五五”时期公共交通、卫生事业等规划编制,“一院一策”优化我市群众就医出行公共交通体系,细致入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副市长张立军参加调研。
市二院南院区位于地铁1号线南禅寺站东北象限,平常乘坐地铁就诊的乘客,以老年人居多。地铁集团拟实施南禅寺站规划预留4号出入口与普仁药房合建项目,建成后地铁乘客就诊步行距离可从260米大幅优化至50米。
江大附院南院区位于地铁1号线长广溪站附近,交通集团计划通过建设“巴士邻居”、优化公交线路、拓展动态公交服务范围等举措,加强医院与地铁的衔接,提升患者就医效率。
当天,市领导先后来到两个院区,深入了解地铁1号线南禅寺站规划出入口衔接情况,并实地踏勘地铁1号线长广溪站出入口周边地形和公交运行情况,对地铁至医院接驳线路改造提升方案现场进行优化调整。
为营造便捷高效就医环境,更好提升患者看病就诊体验,今年以来,我市相关部门单位“多维度、立体式、精细化”启动便民就医公共交通优化提升工作,目前已着手对全市3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公共交通线网覆盖排查梳理,并“一院一策”制订优化提升方案。
调研期间还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地铁集团、交通集团、市人民医院、市二院、江大附院、市中医医院和市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情况汇报,议定实施方案。
会议强调,要把造福人民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扎扎实实落实好“一院一策”方案,做好便民就医公共交通优化提升工作。
一要加强规划统筹。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与公立医院衔接方案,综合用好“定制公交、巴士邻居、动态公交”等手段,并按照“不过渡、不奢华”原则建好医院周边风雨连廊、公交候车亭等设施。同时,站在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全面加强交通、民生等各领域专项规划的统筹衔接,系统布局便民、商业、停车、安全防护等综合功能。
二要优化健康服务。各公立医院要把提升科研能力作为重点方向,深入实施卫生健康领域“三名”战略,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并加快生物医药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场景落地。
三要凝聚各级合力。各板块要聚焦聚力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设身处地从患病群众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更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相关部门单位要横向打通、密切协作,其他部门要主动思考、举一反三,合力在增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