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苏各地结合自身地域特色、自然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持续挖掘消费潜力,以新业态、新潮流带动新活力、新增量,力促文旅消费“节节高”,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说:“在江苏园博园,一场定向赛已经热闹开跑。数百名来自各地的选手齐聚,用脚步串联起园林艺术与文旅消费新场景。”
选手们手持地图,穿梭于古韵长廊、江南园林、湿地湖畔之间。不仅如此,他们在沿途还能参与投篮、迷你高尔夫等休闲运动项目,在智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中解锁园博园的独特魅力。
参赛选手周先生说:“带小孩过来,园博园里有抱抱乐园,给小朋友去玩。我们把老人也带过来,这边好像有比较多的美食,中午再去尝一尝。”
在江苏各地,每个周末这样的大小赛事都“圈粉”无数,携家带口“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季度,江苏举办了36场马拉松,主打太湖樱花IP的无锡马拉松、尽览古韵今风的苏州马拉松、还有“草莓马”“螃蟹马”等结合当地农文旅特色的半程马拉松都吸引了大量的外地跑者。“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以今年的无锡马拉松为例,八成参赛选手来自外地,一场赛事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等各类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同比增78.2%,赛事“流量”真正转化为消费“能量”。
无锡湖滨饭店前厅部经理刘闪闪说:“赛事期间,酒店客房接待跑马订单200多间,占总预订的一半。”
当传统景区旅游趋于饱和,如何打破门票经济依赖,通过创新创意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江苏各地积极探索,不断丰富着“文旅+”的选项。这个春天,看花、逛集、品美食,“赏花三件套”让游客们大饱眼福和口福的同时,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一季度全省纳入监测的51家赏花类景区游客消费同比增长45.93%。而聚焦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的演出经济也成为撬动城市消费的重要杠杆。一季度全省举办了28场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票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66.2%,带动文旅消费2.32亿元。
盐城荷兰花海景区市场部副部长王茂华说:“花海和非遗结合起来,推出非遗簪花、汉服秀,打造‘旅游+’多元融合场景,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常州某餐厅负责人管志康说:“音乐节期间客流量从以往日均的100到150人,上升到了300到400人,营业额也提升了60%到80%。”
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力,文旅消费增长带动经济整体增量。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1%、23.8%、17.5%,成为消费增长的“新蓝海”。
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副教授李涛说:“今年以来,江苏文旅市场整体呈现人气旺、消费足的特征。以特色文化为引领,不断推陈出新,深度挖掘一些文化IP,打造深度的沉浸式体验;在挖掘在地生活上,各地注重依托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夜市、特色商圈,打造江苏文旅休闲品牌,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的消费信心。”
时空短评:让“高颜值”更好转化为“高产值”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下,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被摆在更显著位置,我们更要深挖潜力、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打造文旅支柱产业。一方面要创新产品业态、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旅的“颜值上限”;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发放消费券、旅游景区季节性门票等激励手段,让文旅惠民政策能够惠及更多人。只有多管齐下,让文旅市场热闹起来,让文旅产业链条长起来,才能引导更多游客“用脚投票”,助推江苏经济“春色满园”。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朱晓莹 何斐
供片台丨无锡台 苏州台 江宁台 常州台 徐州台 大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