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林寿昌
出生年月:1928年8月
现居住地: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孔王村
履历概况:1945年7月参军,跟随部队北上徐州打击日寇;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朝鲜战争爆发后,被编入野战部队入朝参战,担任军医;1958年从部队复员,在洪泽当医生,后回涟水红窑镇孔王村卫生室做医生。
芳菲四月,油菜花黄。报道团队根据线索,来到涟水县红窑镇孔王村寻访抗战老兵林寿昌。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的是,97岁高龄的林老,不但精神矍铄,而且耳聪目明,记忆清晰。
说起青年时代的抗战经历,老人很激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那些刻骨铭心的战事,随着老人的回忆重现。
“那时候村里鬼子多、土匪多,他们烧杀抢掠,干尽了坏事……”林寿昌说,1939年春,日军占领了涟水,实行“三光政策”,对涟水人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日寇的暴行激起了林寿昌对侵略者的愤怒和仇恨:“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而此前的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已挺进徐州。邳睢铜、湖西、鲁南、萧宿铜、沭宿海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携手战斗,抗击日寇。
1945年7月,八路军北上徐州途经涟水。17岁的林寿昌就是在这个时候报名参军,投身抗日队伍。
林寿昌清楚地记得:“在草桥(今徐州新沂草桥镇),部队遭遇了100多名日寇。这些日寇拒绝投降,最后全部被我们歼灭。”
在部队,林寿昌当过通信兵、医务兵。“因为我父亲是医生,我从小就跟着他,学了一些简单的医学常识。”老人回忆说,“跟日寇交火,他们的火力太猛了,战壕里有好多受伤的战友。我爬到他们身边,用绳子拖着,把他们转移到隐蔽的地方。当时有一个炮弹落在我身后,炸飞了我的医疗包,幸运的是我没有受什么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解放战争打响后,林寿昌跟随部队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他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从敌人的炮火下救出了许多战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林寿昌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野战部队,入朝参战。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林寿昌跟随部队回到浙江宁波休整。5年后,林寿昌从部队复员,被组织安排到洪泽县(今洪泽区)当医生。
从洪泽回到涟水后,林寿昌成为红窑镇孔王村卫生室医生。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林寿昌一干就是数十年,始终不忘革命军人的本色。
“跟着共产党走,听共产党的话,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谈及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林寿昌激动地说:“青年一代一定要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不能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他们是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
抗战老兵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投身革命,在烽火岁月中为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奉献青春力量;他们历经沧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见证了开天辟地、继往开来的历史巨变。他们的人生篇章,融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画卷,镌刻着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历史印记。
我们问林老,为什么要当兵?老人的一句“跟着共产党有出息”,让我们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林老在参军抗日之时,正值新婚不久。然而,为了让下一代过得更好,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奔赴战场。我们还得知,林老的儿子长大后,受父亲的影响,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老人反复说:“永远跟党走。”
我们知道,这是林老一生的信仰;我们知道,这也是我们应该接力传承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我们的个人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听党话、跟党走,以青春之躯担负起时代之责,以青春之歌诠释好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