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锡举办。
26日下午,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会议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无锡站)活动在锡同期举行。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书记杜小刚致欢迎辞。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出席。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市领导许峰、周文栋参加活动。
徐晓兰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5年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贺信为我国加快发展机器人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吹响了此后十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跨越发展的号角。
今年两会期间,“具身智能”等新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等热词频频被提及。培育发展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对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子学会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9届世界机器人大会,2023年发起成立了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等,近日在无锡举办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目前正在推进建设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化委员会,将持续推动机器人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是加快具身智能技术攻关,深化智能应用场景推广。二是加速科技成果熟化,形成高质量合作对接。三是加强资源统筹整合,以创新促活力增效益。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朋友圈”,促进合作共赢。
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由中国电子学会联合行业领军企业、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本次百人会会议暨深度行活动走进无锡,旨在围绕当前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研发、标准及场景应用等热点话题,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相关技术走向广泛的实际应用场景,培育人工智能发展全新赛道。
活动现场,中国电子学会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图谱与标准体系框架、无锡市“人工智能+”标杆城市政策发布,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获授牌。
惠山区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约共建无锡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锡山经开区与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无锡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
人形机器人地铁安巡检场景应用项目、人形机器人电池工厂场景应用项目等7个采购意向项目签约,6个产业合作项目签约入驻惠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园。
在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上获得技术、互动、场景、设计4大类奖项的企业(团队)代表上台领奖。
张峰、丁汉、张建伟就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技术前沿趋势、场景应用等作主题分享。
现场,来自龙头企业、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知名高校的多位科学家、企业家还围绕热点话题进行精彩研讨。
活动前,与会嘉宾首先来到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现场观赛。
此次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为期3天,共设置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等竞技赛项目和搬运、智能抓取、室内救援等应用赛项目,安排围棋、象棋、书法等人机互动项目和机器人售卖咖啡、烧烤等体验活动。
运动会期间,共吸引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宇树科技、优必选科技等100余家科研团队、知名企业及高校代表参与,机器人数量超过150台。
近年来,无锡较早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在政策体系、平台打造、金融赋能、场景牵引等关键环节全面发力,现已形成“整机项目与核心部件”相配套的产业集群、“计量检测与创新研发”相衔接的平台矩阵和“工业制造、生活服务、城市治理”相贯通的场景架构。
近十年来,我市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57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达57%、全省第一。计划到2027年,全市具身智能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超3000亿元,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和“人工智能+”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