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凭借其经济、便捷等优势,成为众多家庭的常用代步工具。然而,随之而来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切实做好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工作,保障全体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市住建局严格落实《江阴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各项相关工作。2025年计划在12个小区新增1175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安全管理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劝阻并制止违法违规的停放充电行为,并积极推进各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落实“满电回家”举措。
在此
物业部门特向全市广大群众
发出如下倡议:
一、严格遵守停放规定,杜绝消防通道堵塞
1.严禁进楼入户停放:电动自行车及电池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一旦进入楼道、楼梯间、电梯轿厢或住户家中停放,极易因线路故障引发火灾。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请务必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指定的室外集中停放区域,切勿贪图一时方便将车辆推入楼内。
2.严禁占用消防通道:消防通道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生命通道,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堵塞或封闭。请不要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等区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疏散和逃生。
3.规范有序停放车辆:在指定停放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时,请自觉按照规定有序停放,不占用他人车位,不堵塞通道,共同维护小区的公共秩序,为大家营造一个整齐、有序的居住环境。
二、规范充电行为,消除火灾隐患
1.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插座:私拉乱接的电线往往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极易因磨损、老化、短路等问题引发火灾。尤其是在夜间熟睡时,一旦发生火灾,逃生难度极大。因此,请不要私拉乱接电线、插座为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充电。
2.请勿在室内充电:电动自行车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在室内(包括家中、楼道内)等密闭空间充电,热量无法及时散发,极易引发电池热失控,导致火灾甚至爆炸。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不要在室内为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充电。
3.建议使用集中充电设施:小区内设置的集中充电设施通常经过专业设计和验收,具备过充保护、短路保护等安全功能,能有效降低充电风险。建议您使用这些集中充电设施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让充电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4.控制充电时间:充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8小时以内。过度充电会加剧电池损耗,增加热失控风险。充电完成后,请及时切断电源,取下充电器,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
三、共同监督管理,共建平安家园
小区的安全需要全体业主的共同参与和维护。下一步,将组织属地部门对全市住宅小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进行全面摸排,确保新增充电设施计划按时完成,满足配建要求。在此,恳请大家积极配合小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如发现有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请第一时间向小区物业或属地社区反馈。让我们携手并肩,互相提醒,共同抵制不安全行为,对安全隐患“零容忍”,为自己和家人,也为邻里创造一个安全、安心的居住环境。
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共同为打造安全
和谐的居住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