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阴,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忠义不屈精神的城市,在抗战烽火中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江阴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江阴抗日英雄”系列报道,通过挖掘史料、走访后人,还原感人事迹,让英雄形象更鲜活。让我们一起聆听英雄故事,汲取奋进力量,传承不朽精神。
在江阴的抗战史上
有一位名字熠熠生辉的英雄
——朱树屏
他既是教书育人的师者
又是冲锋陷阵的革命者
最终为抗日事业献出了生命
朱树屏
朱树屏,又名朱璋,化名李石坪,1894年出生于江阴西郊。1915年,他从江阴乙种师范毕业,随后在城内仓湾小学任教,以知识启迪民智。然而,国家的危亡让朱树屏无法安守三尺讲台。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中共江阴城区教育支部书记,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工作。1930年,在营救时任县委书记陈唯吾的行动中,城区党组织暴露,朱树屏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虽身陷囹圄,他始终坚守革命信念,出狱后继续投身革命事业。
“1940年9月,朱树屏进入‘江抗’财税部门工作。1941年2月,江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朱树屏以爱国民主人士身份出任县长。当时日伪盘踞主要集镇,国民党‘忠救军’隐匿乡村,斗争形势极为复杂。朱树屏毫无惧色,带着县政府工作人员,在祝塘、长寿等地流动办公。”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许晓琳介绍。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江阴抗日民主政府的经费十分紧缺。朱树屏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专项教育经费,发放到各个学校。在县政府的关怀下,老师们纷纷行动起来,一方面向学生讲授生动的抗日教材,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表演抗日节目,演唱革命歌曲,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其间,朱树屏组建了‘农抗’‘青抗’‘ 妇抗’等群众性抗日组织。“许晓琳说,朱树屏还团结各阶层进步力量,建立区、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二五”减租,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加强财经税收工作,为新四军六师输送粮草、经费等。
1941年6月,朱树屏调任江南第二专员公署秘书长,继续在更广阔的战场上奋战。然而,同年7月,日伪发动残酷的“清乡”行动,8月起在澄锡虞地区对抗日力量进行疯狂围剿,朱树屏奉命转移。1942年春,朱树屏不幸被“忠救军”抓捕,英勇就义于安徽广德,年仅48岁。如今,在江阴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朱树屏的名字依然闪耀。每年的烈士纪念日,当地干部群众都会前往缅怀,向这位抗日英雄致敬。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新一代江阴人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