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城市的记忆。江阴地名源远流长,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江阴地名故事》此前推出的镇街篇广受好评。
岁月流淌,时光悠扬。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推出江阴的老街古巷,和大家一起走街串巷,重温江阴人的独家记忆!
青龙街
青龙街原在兴国塔北首,是一条东西向老街,东起童梓巷,西至西横街,全长约300米。
△兴国公园
说到青龙街,查看江阴最早的《宋江阴军志》,里面关于青龙街是没有介绍的,明朝《嘉靖江阴县志》虽然有了江阴街巷的记载,但依然没有记载青龙街,直到清朝《乾隆江阴县志》,其中才有记载青龙街名字的由来。据说,江阴历史上有一位知县,名叫蔡澍,在兴国宝塔旁边新开了一条大道,将其命名为青龙街。这条街和其西北侧的白虎巷相对应,以西横街县衙门为中心轴心,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左为上,右为下,上风者吉,为青龙,下风者凶,为白虎,这种布局极有可能和古老的星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青龙街、白虎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文化面纱。
△清朝青龙街位置图
在过去,青龙街不算长,但宽倒是比一般巷子宽,它在老江阴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旧时讨春意,结婚嫁娶都喜欢沾一下这青龙街的福气,其中少不了游行嫁,这是男方派人去女方家取嫁妆,家庭财富的多少决定行嫁队伍的长短,这在当年是富贵人家显示财富,一般人家为要面子而竭尽全力显摆的时刻,女方嫁妆,包括家具和细软,都有力士抬扛,富人家几十上百扛,因此,无论嫁妆行至何地,即使绕道也要到青龙街来讨个吉祥。
不过,时移世易,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带有传统习俗色彩的行为开始发生变化,虽然婚嫁依然会行街,但不会专门绕道青龙街走一圈了。即使有临近青龙街的人家要去街上走一圈,也是悄悄为之,不再声张。
△ 80年代的青龙街、白虎巷
现如今,青龙街原址已被兴国公园围入。还要补充说明的是,东门吊桥外菜巷街、河北街、河南街相接处,曾有一条热门的小街,其中一条岔道通向河南街,也名青龙街,可见当年人们对“青龙”的吉祥含义的向往,此街现在也已被拆除。
部分文字内容摘自《江阴地名掌故》作者: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