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江阴市祝塘镇的贝德服装集团迎来了一波从欧洲远道而来的海外客户,在企业5号楼3楼的“面料图书馆”内,3000多种面料交织成一片“织物海洋”,大家在色彩与材质的碰撞中反复斟酌,一站式完成从面料选择、辅料搭配到海外工厂下单的全流程服务。“依托母公司贝德集团全球化的生产布局,可自由选择制造工厂,这是我们青睐贝德的重要原因。”海外客户连连称赞。
在有着“江南外贸第一镇”之称的祝塘,集聚了数百家外贸企业。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是诸多祝塘外贸企业的生动写照。记者采访的多家重点外贸企业中,几乎每家的海外销售占比都在80%到90%。在“市场难测、市场难做”的叠加形势下,这些企业在变局中保持定力,交出了一份外贸增长曲线逆势攀升的“成绩单”,也为外贸企业探索出一条稳“舵”出海之道。
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
“服装外贸做了20多年,贝德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就申请到了品牌展,一次性接触了几十个国家的人。”贝德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德工厂总经理宋显彬不久前刚从第137届广交会上满载而归,看到记者的第一时间他就分享了此行的收获,“每天八点就驻守在展位上,接待了100多位海外客户,其中有30多位是品牌商,他们惊喜地发现,除了制造服装,贝德还有不少功能性面料。”
广交会的收获满满,宋显彬把它归功于贝德“把鸡蛋装在不同篮子里”的全球化战略布局。2014年布局缅甸;2021年布局老挝,已形成40条流水线;2023年布局柬埔寨,二期项目已经上马,即将实现产能翻番;今年,贝德又把目光投向了埃及,60条流水线预计于明年投用。宋显彬告诉记者,贝德的智能化流水线在海外工厂不断复制,这让客户选择贝德可以不受地缘因素的影响。
贝德集团的门厅内,来自德国客户“Tchibo奇堡”的咖啡飘来阵阵香气,给贝德这座中国工厂增添了几分国际化的味道。宋显彬介绍,国外100多条产线再加上国内10多条产线不停运转,去年贝德全年销售约17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了销量约30%的增长,“能够扛住风浪是贝德数十年外贸经验的沉淀,随着今年柬埔寨二期和埃及新工厂的生产线扩张,释放出新的产能,也有信心让增长曲线持续上扬。”
走在前赢得更大市场空间
“老板在接待越南的大客户,老板娘在外跑展会,后面还要去土耳其、伊朗、俄罗斯、越南……”距离贝德不远的瑰宝橡塑机械组装车间内,品牌为“SILSTAR”的全自动制袋机正被一一打包准备发往全球各地,企业销售经理向记者介绍,企业的客户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在垃圾袋、保鲜袋等日常用塑料袋的制袋机领域,瑰宝占到了全球10%—20%的产能,今年一季度销量增长近330%。
何来如此亮眼的数据?“在行业内走在了前面,从半自动到全自动,研发的制袋机效率越来越高,以前设备的日产量在几百斤,现在已是以吨计算。”企业销售经理把30多年的装备制造史娓娓道来。记者了解到,瑰宝橡塑机械每一到两年就会有一次大的迭代更新,当前市场上很火的用于制造免撕抽绳连卷垃圾袋的制袋机已经是企业10年前开发、3年前走向市场的产品。
上个月的“CHINAPLAS2025国际橡塑展”上,瑰宝橡塑机械又亮相了新一代“拳头产品”。“新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技术路线,使得生产效率提升约50%,产品附加值提高了一倍。”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研发这代产品的过程中,他们与欧洲工程师联合研发,把欧洲技术用到了国内产品上,除了效率的提升,还能为客户减少一半以上的用料成本,在展会上颇受欢迎。
全力纾困让产能充分释放
“现在地方大了,又新增了一条产线,产能预计提升30%!”友泉食品包装(江苏)有限公司制造的环保型EPACK保鲜膜畅销数十个国家,负责人何蓓希透露,这部分产能释放靠的其实是政府的全力支持,“老厂房受场地与设备限制,发展非常局限。”得知企业用地难题后,从场地洽谈、住户搬迁到设备落地,镇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贯穿企业扩产全程,去年10月开启搬迁,仅两个月新厂区就顺利投产。
这并非个例。祝塘对文化产业的全力扶持也让惠文乐器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负责人孔文忠如此形容自家口琴在国际市场的热销态势。“今年广交会第一天,就成交了3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惠文乐器就成了广交会的“常驻嘉宾”,目前与美国客户保持着稳定合作,正按期交付订单,其他外贸合作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量则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有信心持续拓宽国际市场。”孔文忠说。
去年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祝塘外贸经济仍保持稳健增长,出口额增幅达21.2%。“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在为外贸企业全力纾困,这给了企业极大的信心。”祝塘镇经发条线相关人士说,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祝塘积极开展“外贸服务提升行动”,并组建海外投资产业链联盟,通过政企座谈会、走访重点外贸企业等方式,累计收集企业诉求建议20余条,目前,已推动解决10余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