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好人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他们的感人事迹是城市文明的记忆,也是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道德力量,2025年3月“江阴好人”来了!
让我们走近这些“身边好人”,感受“爱”的温暖,领略“敬”的神圣,沐浴“诚”的阳光,汲取“善”的养分。
助人为乐
赵凤娣,女,1949年生,新桥镇绿园社区居民。赵凤娣自2013年加入社区“健康小屋”志愿者以来,便成为了老人们的健康守望者。她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免费为老人们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10分钟微体检服务,年服务量已超过1万人次。在赵凤娣十余年服务老人的过程中,她不仅专注于提供日常的健康服务,还积极发起和参与了为爱捐赠行动。这些捐赠行动不仅针对老人,也广泛覆盖了社区中需要帮助的其他群体,特别是残疾人,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赵凤娣今年已经75岁,但她还在继续她的助老事业,她说:“我对助老事业的热情从未减退。因为我知道,每一份帮助都能给那些需要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蒋国中,男,1971年生,江阴市仁爱应急救援服务队队长。蒋国中从小就是个热心肠,自2008年从事公益救援事业以来,他学习了各种救援技能,参加多项救援行动,是一名优秀的救援人员。他不计个人得失,不惧艰难危险,用满腔热情奉献爱心、扶危济困、资助困难学子、关爱孤寡老人。先后参加搜寻失踪人员35次,打捞落水人员26次,公益捐款28次,参与中高考保障、接送考生行动12次,急救送医17次,每年参加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安保执勤50余次,彰显了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作风,为文明江阴、平安江阴建设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见义勇为
龚惠珍,女,1956年生,祝塘镇河湘村村民。2024年11月9日13时50分左右,龚惠珍准备前往自留地种菜,途经油车河时,发现对面河梢处水面有动静,她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原来是有人落水了,此时落水者正在水中拼命挣扎。年已69岁的龚惠珍顾不上腿疾,赶紧往落水方向跑去。她一边跑一边喊:“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啊!”赶到事发地后发现落水老人正是邻居辛菊芬,老人已88岁高龄,此刻正在往水下沉。龚惠珍赶紧俯下身子一把拉住辛菊芬拼命往岸上拽。正在不远处种菜的另一位村民也闻讯赶了过来,两人共同使劲才把老人拉上了岸。此时老人十分虚弱已无法动弹,龚惠珍立刻让丈夫骑着三轮车过来,一起把老人送回家中,帮她换好干净衣服,确认无恙后才放心离开。
吴裕程,男,2005年生;高承彬,男,2006年生,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工程系学生。2024年12月19日下午放学后,吴裕程、高承彬前往南门八佰伴购物。当他们来到商场门口时,遇见全家便利店的店长神色慌张地冲了出来,大声呼喊着:“抓小偷!抓小偷!”两位同学闻声瞬间警觉起来,吴裕程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朝着小偷逃窜的方向奋力追赶,同时高承彬也迅速骑上电动车,带上店长追了上去。最终在附近的非机动车道将小偷成功抓获。随后,他们协助店长报警,等待警察前来处理。事后,便利店店长激动地说,这个小偷是惯犯,已经到店里偷过几次了,一直没被抓住,今天多亏了两位同学的见义勇为,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诚实守信
许洪华,男,1975年生,江阴澄西食品集中加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2020年,许洪华个人投资近5000万创建了江阴澄西食品集中加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江阴规模最大、辐射澄西全域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引导澄西片食品小作坊向规范化、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强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督促小作坊业主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现了食品小作坊从“脏、乱、差”向“名、特、优”的实力蜕变,牢牢守护食品安全,并带领周边村民共同富裕。许洪华长期热衷于各类公益事业,平时资助贫困学生,特殊节日走进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高温下向环卫工人送去清凉。
徐晓虎,男,1974年生,海澜集团安防中心安全保卫部一中队班长。2025年4月9日12时20分,徐晓虎在路过海澜集团总部大门口时,看到不远处人行道上有一个白色反光物,走到跟前发现是一部手机。他立刻捡起来查看,确认是一部崭新的白色ViVO新款手机,价值约6000元。徐晓虎心想丢失手机的人一定很着急,说不定会来寻找,或用别的手机拨打这个手机电话,于是他决定在原地等待,同时关注手机来电。在半小时的等待后终于顺利联系到失主,失主是安徽凤台县的一个小伙子张某,徐晓虎第一时间把手机交还给他,失主非常感谢,表示手机有好多重要的资料和信息,多亏有好心人捡到归还,并提出给予回报,却被徐晓虎婉言谢绝。徐晓虎常说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表示自己以后还会坚持做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
敬业奉献
沈洪杰,男,1974年生,江阴市林度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负责人。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践行者,沈洪杰坚守粮食安全底线,通过改良种植技术、引进优质品种、推进机械化生产,实现水稻亩产从700斤至1200斤的重大突破,并注册“毅帆”大米品牌。沈洪杰秉持“耕地是饭碗的命根子”这一理念,通过填洼补滩新增耕地300余亩,引进智能传感技术建立“试验田-粮种田-标准田”三级培育体系,更以“农业共享”理念,建成包含2000平方米机库、940平方米烘干中心等现代化设施,为村民提供设备支持与技术指导,服务周边5个行政村超3万亩农田,构建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在他的带动下,小桥村发展出粮食生产、水产养殖等多元产业,形成“一户带全村”共富效应。通过规模化经营与资源共享,他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标杆,生动诠释新时代农民的责任担当。沈洪杰先后获评“无锡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杨伟,男,1981年生,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杨伟毕业于江南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此后的18年里,他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高分子薄膜的研发工作中。由于高分子薄膜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工业品等诸多行业,研发工作涉及薄膜上下游以及客户需求等多方面知识,难度极大,但杨伟凭借着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在这片领域中深耕细作,不断提升自身研发水平。至今,杨伟已申请各类专利150余件,其中获得授权专利70余件。这些专利不仅是他个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杨伟的带领下,升辉新材料开发出众多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产品。其中,由他牵头开发的新型高阻隔热成型包装材料荣获2020年陶氏包装创新奖,且是当年15项大奖中唯一的中国获奖产品。杨伟先后获评江阴市最佳“企业首席技术官”、无锡市第六届唐翔千卓越工程师、江阴市十大科技之星、江苏省333工程人才等荣誉。
孝老爱亲
蒋勇,男,1970年生,夏港街道景贤村村民。蒋勇的哥哥儿时因脑膜炎致残,行动不便。父母为养家糊口奔波在外,蒋勇从小便分担起照顾哥哥的重担。每天清晨天刚亮,蒋勇就开始了他忙碌的一天,给哥哥按摩腿脚、擦身喂粥、准备午饭后再匆匆上学。因身体原因,哥哥没有成家,2019年父母相继去世后,蒋勇又接手了哥哥家中繁重农事,毫无怨地帮哥哥解决各类难杂事务,将哥哥视同长辈精心照料,没有一丝一毫懈怠。2023年,哥哥得了肾盂恶性肿瘤,蒋勇二话不说,带着哥哥远赴上海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他想方设法鼓励哥哥重拾信心。哥哥在家修养期间,他谨遵医嘱,准备营养膳食,服侍一日三餐。手足之情,至善至美,蒋勇用三十余年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人间大爱,他的善举如同一束光,让我们看到了人间最真挚的亲情。
赵梅芳,女,1952年生,利港街道利港村村民。赵梅芳母亲已95岁高龄,身体机能严重衰退,患了老年痴呆症,连简单的行走都成了奢望。十余年来,赵梅芳悉心照料母亲,每天清晨,她会根据母亲的口味和身体需求,用心准备一日三餐。考虑到母亲牙齿不好,饭菜总是煮得软烂。饭后,她又耐心地帮母亲洗漱,动作轻柔地整理衣物,生怕弄疼老人。近些年,93岁患有严重关节炎的婆婆也搬来与他们一同生活,丈夫又于去年查出肺上肿瘤,现在需要长期服药,眼睛也受到影响,视力模糊不清。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但赵梅芳从未被困难打倒,每天她都在照顾老人和丈夫的间隙中忙碌穿梭,一刻不得闲。赵梅芳用不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人间至善至美的亲情篇章,激励着更多的人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
为了更好地发现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我市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随时推荐、每月评选,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欢迎广大市民朋友踊跃推荐或自荐,将“江阴好人”线索提供给所在镇(街道)、村(社区),或发送至电子邮箱jyhrxs@163.com。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江阴好人”的行列,共筑“好人之城”,让江阴处处绽放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