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今年年初的一则新闻
“女子狂炫三斤车厘子
把自己吃到住院”
对此
不少网民纷纷质疑
市面上 “经久不腐” 的水果
是否使用了违规添加剂?
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江阴市面上的车厘子情况
又是如何呢?
专项抽检行动
为回应公众关切
近日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全市水果店及超市销售的
车厘子进行专项抽检
检测项目覆盖
农药残留、甜味剂、防腐剂等
20余项指标
经第三方检测公司中检科(上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专业检测,本次专项抽检的50批次车厘子均未发现超量、超范围添加防腐剂的情况,农药残留与甜味剂指标也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市民可放心购买。
水果保鲜“黑科技”
据了解,车厘子之所以能历经长时间运输而保持新鲜,其实是得益于一系列先进的种植、采摘及运输等黑科技技术。例如,果实膨大期施加钙肥可增厚细胞壁,增强果实抗病能力;采摘后立即进行预冷处理,能迅速降低果实温度,抑制乙烯(催熟剂)生成,保持新鲜度;气调保鲜技术通过精确调控氮气、氧气与二氧化碳比例,延长保鲜期;表面喷涂可食用果蜡则减少水分散失,提升果实贮藏性能。
针对消费者常遇到车厘子到手新鲜、放置几天后却迅速变质的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打开包装后,车厘子原有的保鲜环境被破坏。在这也提醒消费者,选购车厘子时建议选择小盒装,购买后放入冰箱冷藏,并尽量在2—3天内食用完毕。
科普时间
“水果保鲜剂” 通常是抗氧化剂、防腐剂和被膜剂等合法添加剂的统称,其使用剂量在国家标准中有严格限定,按规定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可通过浸泡清洗、去皮等方式,进一步去除水果表面可能残留的保鲜剂。
食品安全谣言屡见不鲜
公众应主动甄别抵制谣言
积极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以科学态度看待水果保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