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也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烟火气。江阴地处“江尾海头”,美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勤劳聪慧的江阴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孕育出了苏帮菜系中重要支脉——江阴菜。
江阴菜既反映了江阴人生活中的饮食品质、审美观念、情感活动,也体现了江阴地方的自然环境、生产水平、社会文明。本平台联合江阴市烹饪协会推出《寻味江阴》系列推文,通过文字与镜头,探寻江阴美食文化的魅力与精彩。
江南的春
是青草染绿的
最近
江阴人爱吃的各种青团子
开始飘香了
今天是清明节
一起来咬一口
多样青团的味道
↓↓↓
艾草青团
到了3月末、清明节前,艾草茁壮生长,以艾叶为汁的青团,便扛下了春天滋味的大旗。在江阴,艾叶做青团,还有两大流派。有些人喜欢嫩滑口感,艾叶榨汁后要仔细过滤,青团便是光滑铮亮的深绿色;有些人认为艾叶要搭配艾草,切碎熬制粗过滤,让碎叶与糯米粉融合,青团便布满了青草的星星点点,呈现颗粒感十足的墨绿色。无论哪种做法,艾叶极为特殊的香气,都会占据整颗青团。
青团做法简单,先将煮好的艾草叶捣碎、过滤,然后将处理好的艾草汁倒入糯米粉,搅拌、揉捏,这是保证青团皮吃起来Q弹软糯的重要步骤。之后把揉匀的艾草面团分成小剂子,把剂子压扁,弯成小碗状,中间包入提前备好的馅料,捏合,搓圆。最后将盘子里的青团挨个刷油,上锅蒸熟。
现在青团除了传统的豆沙、芝麻、蛋黄肉松口味外,还有春笋、巧克力、鲜奶等多种创新口味,咸甜兼具,任君挑选。
蓬蒿团子
除了艾草青团,在江阴璜土、利港一带,还有在清明前后食用蓬蒿团子的习俗。蓬蒿具有特殊的香味,眼下蓬蒿叶最为鲜嫩,正是食用的最佳时节。新鲜蓬蒿叶放入少量的沸水中煮出颜色。也可将蓬蒿叶晒干,需要做团子的时候将蓬蒿叶干拿出来煮。
蓬蒿团子的做法和青团差不多,所不同的是用了蓬蒿叶染色,而且蓬蒿连同汁水一起被混入糯米粉中。蓬蒿团子有芝麻白糖馅、豆沙馅、青菜肉馅、荠菜肉馅等等,馅料的品种及口味根据个人的喜好制作,团子的形状可根据馅料的不同有所区分。
蓬蒿团子以蒸的最好吃,一般蒸半小时左右。蒸熟的蓬蒿团子,看起来呈浅绿色,闻起来香味扑鼻,有蒿之清气、菊之香气,放入嘴里软糯而有嚼劲,满口的清新芳香。
春天出门踏青野餐
带上几个青团子
泡上一壶绿茶
和着山间微风
咬一口温热的糯团
艾草香蓬蒿香混着泥土清香
别有一番风味
春天的魔法 就这样被青草味团团包住 成为我们无法拒绝的味道 艾草青团和蓬蒿团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