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赶工忙。近日,位于江阴高新区的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内,企业的“拳头产品”新能源锂电极片轧辊产品正经过自动化生产线的打磨,迅速生产成型,把车间装得满满当当。“在手订单数量较去年翻一番,订单额已达1.5亿元。”企业副总经理唐正操分享。距离润源机械不远,专注于锂电池破碎处理再生利用的江苏跃畅新能源科技同样势头强劲,今年到目前营收额已超去年全年营收总额。
在千亿级新能源产业赛道上疾驰,江阴一批企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新兴产业的“动力心脏”——电池。“从新能源汽车到具身智能机器人,再到航空航天领域,都离不开电池来供能。”江阴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企业已覆盖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大型储能装备制造、锂电池回收利用等电池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在强链延链补链之下,这条产业链日趋完善。
江阴制造的这些“动力心脏”已叩开国际市场大门。2月底,由海基新能源自主研发制造的储能集装箱系统跨越重洋,抵达科特迪瓦阿比让港。该项目通过电网侧辅助储能技术,精准破解当地电力传输阻塞难题,提升电网调峰能力30%以上,为西非地区构建稳定、高效的电力网络提供关键支撑。企业负责人表示,科特迪瓦项目是海基全球化战略的里程碑,后续将持续深化与全球能源巨头的合作。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成为开拓市场的关键。“与同类产品相比,我们更注重质量和研发,轧辊产品各项参数持续优化,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作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润源机械年均投入2000余万元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润源机械已与终端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预计全年业务量较去年增长20%-30%。
还有企业把目光投注到了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与南方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深入合作,我们成为无锡、苏州地区唯一一家具备废旧锂电池破碎打粉环评产能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跃畅新能源还将加快废旧锂电池拆解工艺自主创新,组建灌胶电池包拆解的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再生级粉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产业链上还有不少“电池”新项目在加速落地。由科创板企业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州华赢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厂房已封顶,碳化系统等设备正陆续进场调试。项目主要生产人造石墨负极、硅氧负极、硅碳负极等产品,可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和长期循环性能,为动力电池产业向高端化转型提供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