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澄轨道交通S1线的建设开通,有效构筑起江阴与无锡两地“半小时通勤圈”,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自此江阴正式迈入“双铁时代”。
这个春节(2月9日至17日,共9天)S1线全线网免费乘坐。不管是留澄过年的市民还是来澄游玩的旅客都可以免费乘坐S1线尽情畅游全澄。为此本平台推出“坐着地铁看江阴”系列推文,带大家一起打卡S1线沿线风光。
现在一起打卡——南闸站
南闸站,位于霞客大道与云南路交叉口东南侧,沿霞客大道南北向敷设。该站设计为高架三层双柱岛式站台车站,是一座标准车站,车站灯塔造型立柱为核心,纵向线性灯具连接柱网,贯穿整体车站空间,营造出简洁动感的空间质感。市民乘坐S1线经过南闸站时,不仅能远眺沪宁沿江高铁江阴站的雄姿,还能够体验到轨道交通地下段与高架段衔接的特殊感受。
南闸山水环绕,景色秀丽
出了南闸站
市民朋友们
可以去网红狮山湖、丁果湖打个卡
可以去花山滑翔伞基地挑战一下自我
还可以去紫金桥、舜过山等探访古迹
……
赶紧
一起来看看
↓↓↓
南闸站:景点推荐
南闸,自然禀赋有料,文化传承有魂。境内秦望山、凤凰山、花山,东西相望;黄昌河、新夏港河、锡澄运河,碧水环绕;紫金桥、放螺池、九莲禅寺延续千年。
狮山湖生态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狮山湖生态园一年四季风景各异,3月油菜花,4月桃花梨花,6月可采杨梅,7至8月可尝水蜜桃、幸水梨,10月可赏菊花展。行走在狮子山生态园,山水环绕、满目青翠,碧波荡漾、移步换景,恍若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狮山湖畔的“狮涧久田”民宿位于观西村陶湾村,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内设12个舒适的房间,配套有餐厅、茶室、活动书吧等独立辅房。住在“狮涧久田”,可以看花开、闻花香、品美味、干农活,在参与、享受和体验中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
丁果湖山水湿地公园
丁果湖位于南闸街道泗河村,占地500多亩,分为滨湖游园区、湿地保护区、山林徒步区等三个功能区,是一座集山水林田湖综合改造为一体的公园。在这里,泛着涟漪的湖水、振翅而飞的鸥鹭、混着青草香的空气、花丛点缀的步道,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观西村陶湾
陶湾位于南闸街道西南面,东起狮山湖,南依秦望山,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属于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无锡市特色田园乡村,是无锡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在这里,秦望山上三茅道院、村内吴卓耀故居、传统医药、留青竹刻手艺人吴国良等人文景观、名人典故、手工制作等特色资源构成独特的乡村文化,赋予了陶湾村浓厚的历史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花山滑翔伞基地
江阴花山滑翔伞基地成立于2017年7月,是江苏省级重点、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营地拥有两个海拔230米的起飞场,一个海拔88米高的小型起飞场。在这里,乘坐滑翔伞便可以俯瞰整个花山及城市的风貌、远眺长江。
紫金桥
紫金桥位于南闸街道涂镇村,始建于北宋,为平板桥,桥长3.73米,净跨1.9米,宽2.4米,是江阴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宋代古桥。北宋时的涂镇已形成了集市,当时江阴历史上有名的葛氏家族也曾居住于此。为方便行人和车马的通行,官府就在河溪上建起了桥梁,由于该桥由紫红色武康石构造,故称紫金桥。2004年,南闸镇人民政府对紫金桥进行了修复,同年列入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看了推荐
大家是不是特别心动
事实上
南闸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下面
为大家奉上
“乐游南闸”地图
↓↓↓
在南闸游玩
除了可以品尝地头鲜、农家菜
临走时千万别忘了
带上一些“土特产”
南闸站:美食推荐“谢禾丰”马蹄酥
“谢禾丰”马蹄酥,创始于清顺治二年(1645)。咸丰年间,无锡人谢子和在南闸开设“谢同丰南货茶食店”,制作销售马蹄酥。传至第5代谢浩军,店名已更改为“谢禾丰副食店”,并在马蹄酥的制作工艺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推出了“谢禾丰”牌马蹄酥。“谢禾丰”马蹄酥采用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加果仁、芝麻等辅料,制作的马蹄酥外皮酥香、内馅香滑;闻起来芳香扑鼻,尝一口松软绵润、甜而不腻、齿颊留香,色香味俱全,老少皆宜。“谢禾丰”马蹄酥被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名点。
地址:和丰食品(江阴市南闸街道老锡澄路19一21号)
车厘子
作为水果中的“贵族”,“车厘子”在南闸已成为地产水果。南闸街道澄南花园车厘子科研种植基地经过四年多培育栽种,已成功实现车厘子“北果南栽”。目前该基地是苏南地区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车厘子种植基地,共选育了美早、岱红、黄布鲁克斯等多个品种,采摘季为每年5月至6月。
赏美景、品美食
一番游览之后
我们再来读一读
南闸的地名故事!
南闸:地名由来
南闸因蔡泾闸而得名。北宋政和元年(1111),为去淤疏流,利灌溉、漕运,同时在黄田港口和夏港河与蔡泾河交汇处,建造了两座水闸,一座在县城以北,名叫黄田闸,一座在县城之南,名叫蔡泾闸。按照上北下南的地理方位,黄田港被称为上闸、北闸,蔡泾闸则被称为下闸、南闸。
▲重修蔡泾闸碑记
明万历年间,江阴因驻扎江苏学政署衙,增设南闸等四铺为驿站,南闸之名遂见于史书,后沿用为地名。自此以后,虽辖区或分或合,面积或大或小,但南闸作为地名却从未更改。
南闸境域在宋时属太宁和来春乡,明时设蔡泾镇。清时设蔡泾、观山、谢园等镇。民国时分设南闸镇及蔡泾等6乡。1957年并建南闸乡。1958年成立南闸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乡。1988年撤乡建镇。2009年撤镇成立南闸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