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学日,看着小朋友们大朋友们背着书包去上学,你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9月1日起,市博物馆推出“徽忆——江阴市中小学校徽展”
“徽忆——江阴市中小学校徽展”是以江阴学校发展与变迁为线索策划推出的原创性展览。2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设置了26个展柜与3个独立柜,170余枚徽章与老照片等历史物件一起静静地躺在其中,讲述着不同学校的人文故事。展览以南菁中学等8所百年老校为主要对象,介绍江阴各地中小学背后的人文历史故事。展品中,历史最悠久的是清代“南菁”字样徽章,其他展品均为近现代各学校相关老照片、荣誉证书等。
一枚小小的徽章见证了学校的历史,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封存的记忆,起来寻找旧时光里的校园记忆。
小学教育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学校故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明令各地废科举,办学堂。王希玉、吴汀鹭商议迁借三公祠开办正式小学一所,当时城区仅有礼延小学。吴汀鹭与当时主持江阴地方公益事业、礼延高等小学堂的第一任监督(校长)章琴若商议,将学校命名为辅延,即“辅助礼延而推广者”。后吴汀鹭商请祝丹卿将新报拦门沙滩田1000亩,成田采租,捐充本校基金。辅延两等小学堂从此出现,吴汀鹭为首任校长,王希玉任校务主任。
学校相关徽章
△江阴私立辅延小学校徽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学校相关展品
江阴市北大街小学
学校故事
1925年,战火延绵。君永小学(北大街小学民国时的校名)遭受兵灾,破坏严重。陆君秀、蒋永真在战事初停就冒险返回学校,收拾残余,并筹建了高级教室新楼房上下各五间。教厅特传令嘉奖,称“该校办学有朝气”,因此新楼的名字就称为“朝气楼”。1926年,江苏教育厅长江问渔来江阴视察后,传令嘉奖,赠校长陆君秀“至诚惟能化俗,通方不尚虚荣”对联;赠各教员“君山多君子,永校思永年”。
学校相关徽章
江阴市城南中心小学
学校故事
这所学校成为进步教师的聚集地,陈叔璇、朱士能等先后在这里任教。民国14年9月,时任中共江阴县委书记的孙逊群与周水平等在学校创办的《星光》旬刊抨击黑暗时弊。同时,在校内秘密组织学生成立儿童团,领导学生参加对敌斗争。
学校相关徽章
中学教育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学校故事
黄体芳——南菁书院创始人。黄体芳,字漱兰,浙江瑞安人,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清穆宗登极恩科会试为第一名会元,殿试为二甲十名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六年(1880年)八月,黄体芳提督江苏学政。光绪七年(1881年)十二月擢内阁学士(从二品)兼礼部侍郎衔。光绪八年(1882年)八月又任江苏学政。九月,他倡捐廉俸,在两江总督左宗棠的支助下,卜地在江苏学政所在地江阴城内中街长江水师京口营游击、协镇两署故址,创办南菁书院。九年秋书院落成。书院仿浙江诂经精舍例,分经学、古学两门。聘请浙东经学大师黄以周任书院山长,倡导以阐扬传统经学为宗。书院开馆之始,黄体芳又调集了各省官书局所刊书籍,贮存院中藏书楼,供学习者观阅。
学校相关徽章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学校故事
书院是古代儒学研究教育的重要形式,专指历史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元代江阴创办书院。元至正九年(1349年)州人蔡以忠捐田6顷建讲堂于城内武庙西偏,官府赐名“澄江书院”。凡是生童有志潜修愿入书院者,必须赴县报名,经考试遴选录取。后书院没落,渐成废墟。
乾隆三年(1738年),江阴知县蔡澍奉江苏学政张廷璐之命,重建书院。创设于城东栖霞精舍,院名初从古称“澄江”。乾隆七年迁至学宫左,乾隆二十三年学使李因培倡议捐资扩建规模,后改名为“暨阳”。1860年太平军攻下江阴,暨阳书院毁于兵燹,恢复平静后,暨阳书院名存实亡。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阴知县林达泉开始清理废墟,筹划恢复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年)竣工,书院更名为“礼延书院”,取尊崇礼遇延陵季子之意。1901年清政府下令后,礼延书院改为校士馆,1903年,又兼办高等小学堂,书院向近代学校转型。自那以后,暨阳书院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江阴文庙这块学宫旧址、儒学斋舍的历史久远之地上,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县立初级中学、县立中学、县中更迭建立,与之一墙之隔的暨阳中学沿用了书院的旧名。
学校相关徽章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学校故事
基督教自唐朝以景教称谓入华,历经元代天主教东传,明清之际耶稣会再度梯航而来,直至近代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大规模输入,数起数落,历史弥久,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于中国之影响,及其深远。
励实学堂便是教会学校的体现。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教会学校,地址在东外河南街沙家弄,初名三育小学,校舍最初仅仅平方七间,学生仅10余人,由李德里牧师兼任校长。从幼稚园、识字班开始,聘老秀才授国文,由神职人员讲经文,并开设英语、算法、史地、天文、格致等。
学校相关展品及徽章
江阴市征存中学
学校故事
1924年冬,祝廷华(丹卿)等为纪念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征文存献育菁英”之宗旨,创办“征存学院”。祝丹卿征得吴汀鹭、吴增甲、钱以湘、薛醴泉等人的支持,集资7万多元,在城南巽阁基废址购地,创办江阴征存学院。
学校相关徽章
还有更多“徽忆”等你来解锁,这个周末快来展厅打卡吧!
展览时间:2023年9月1日起
展览地点:江阴市博物馆(临时展厅二)
同时
市博物馆还推出校园故事征集
江博将选取好的故事
在其公众号推出“你有故事吗?”专栏
特别有趣的故事
还能参与“澎湃907”《快乐出发》联动
邀请你进行电话连线
故事征集要求
可以选择上传与故事相关的照片一张,例如毕业照、曾经的物件、一段同学录留言等与故事相关的内容。写下你的故事,字数200字以内,尽量表达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真情实感。9月7日将选取故事进行电台连线,一起聊一聊你的故事。
故事征集时间:9月1日至“徽忆——江阴市中小学校徽展”展览结束。
△欢迎扫码留下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