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市长江北路和学志路交叉口,四台“会说话”的红绿灯为周边需要过马路的视障人士织出一张安全网。日前,无锡市新吴区首个行人智能语音播报信号灯“上岗”。在语音引导下,包括扎西在内的好轻松盲人推拿按摩院60多名视障同事可以独立过马路了。
更换红绿灯的动因,源自新吴区残联的提议。位于无锡市长江北路的好轻松盲人推拿按摩院,有不少视障人士员工,他们的宿舍也在附近。“我们的店员除了上下班,还需要去对面吃中饭、吃晚饭、购物,一天要过七八趟马路。”“好轻松”创始人严三媛说。长江北路是新吴区的主干道,车流量大,“我们只靠耳朵来听能不能通过马路,真的非常危险,很多人过马路要依靠他人陪同。”严三媛说。
无锡新吴交警部门到附近做了一番调研,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打造“会说话”的红绿灯,原理并不难,但前期调研时,有住在靠近马路的居民提出:如果音量比较大,白天晚上一直吵,影响休息怎么办?为此,一个动态调节的方案付诸实施。
如今,四座崭新的红绿灯已经“上岗”,播报语音的内容和音量都是“定制”的。长江北路—学志路交叉口有四条不同方向的斑马线,为了更好地引导视障人士,红绿灯的语音也对不同方向的绿灯路段作提醒:过长江路斑马线绿灯,请通行;过学志路斑马线绿灯,请通行。当红灯亮起,语音提醒则变为:人行灯红灯,禁止通行。
红绿灯的音量也设置三个档位。新吴公安分局科技大队民警史亚娜介绍了三档音量设置的考量:7:00—19:00,音量最大;19:00—21:45,音量调到第二档;21:45—22:45调到第三档。22:45到次日早上7:00,红绿灯声音关闭。“好轻松”员工下班时间分为两个批次,分别在21:30和22:30,两个时间段外界的噪声不同,要兼顾不扰民和听得到,音量大小是一点点试出来的。“他们的听觉更灵敏,能不能听得到,他们说了算。”史亚娜说,信号灯正式启用前,请视障人士现场测试,音量自小到大地调整,一直试到听得清为止。
“现在我们听着声音就能知道哪条路是红灯,过马路再也不会担惊受怕了。”“好轻松”视障员工扎西说。独立过马路对视障人士来说,仍需继续“磨合”:一方面要数着步数,估算通过不同马路的距离;另一方面,要根据红绿灯的声音来判断斑马线的位置,尽量走在安全区内。“希望交警部门多关注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区域,有更多的设施来帮助我们盲人。除了视障群体,还有不同的群体对出行有不同的要求,都需要被关注。”严三媛说。
“后续,我们会和区残联一起关注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在不同路段的重点路口对红绿灯进行改造,推广语音提醒系统。”新吴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相关民警表示。(崔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