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全国预计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10万亿元。这些“省”出来的钱,不仅成为各类经营主体持续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给广大经营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近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从政策导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占比达到36.7%;从受益主体看,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比达到72.9%;在各类规模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共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占比达到64%……
税收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减税降费尽管会影响短期税收收入,但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利于长期税收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优化、力度不断加大,其中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享受户数61.5万户,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25.5%和16.7%。
减下去的是税费,增上来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从税务登记的数据来看,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了1亿户,比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68.9%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71.7%。
(据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