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8点多,无锡蠡湖宝界公园水域和金城湾公园水域,3.9吨约310万尾鲢、鳙夏花鱼苗,8.7吨螺、蚌分别被投入蠡湖。“连续3年大规模放流,‘以渔控藻、以渔净水’成效显著,截至5月总磷及总氮较上一年显著下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源室副主任匡箴说。
放流现场,工作人员将一根长约30米、直径约10厘米的白色软管接入满载鱼苗的卡车车厢出水口处。很快,一条条小鱼苗随管内水流进入水产箱,经去水称重、记载数据后被放入湖中。“一般每年3月、7月放流鲢、鳙鱼苗,这次7月放流的夏花鱼苗规格小,一般一斤300尾至500尾,而3月投放的一斤3尾至5尾,这样鲢、鳙形成‘梯次生长’年龄结构,净水效果更好。”匡箴说。3年来,蠡湖已投放鲢、鳙500万尾180吨左右。7月监测数据显示,蠡湖鲢、鳙密度大概在每亩70公斤左右,达到了鲢、鳙控藻的合理范围。根据蠡湖鲢、鳙生长和资源密度状况,后续将开展监测性捕捞,把达到生长拐点年龄的鲢、鳙捕捞出来。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鲢、鳙放流比例由1:1调整为3:1。工作人员从水产箱内拿起几条小鱼告诉记者:“通体白色的为白鲢,背部有黑色花纹的为花鲢,白鲢更喜欢吃浮游植物,净水效果更好。”
现场还看到,一袋袋指甲盖大小、黑色的小螺蛳,以及棕色、手掌大小的蚌也在称重后分别被投放入湖区。“这是本地品种铜锈环棱螺和三角帆蚌,增加螺和蚌数量可以固定底泥中的营养盐,能使净水生物群落结构更合理,增强‘鱼贝联动’净水效果。”匡箴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还在同属于蠡湖水域的金城湾公园水域投放了0.5吨鲢、鳙,0.5吨螺和0.8吨蚌,后期将同步加强该水域资源性监测,进一步优化水生态环境。
(朱雪霞、实习生 赵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