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尽管正值水蜜桃销售旺季,59岁的桃农苏大伟仍抽身来到自家志愿文化馆,为惠山区洛社镇关工委组织的100余名学生讲述家庭志愿服务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公益的种子。前不久,苏大伟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
这个来自洛社镇保健村开元庄的家庭,20多年来献血近70次,总量1.8万毫升,相当于3个成年人的总血量,3人血样还进入中华骨髓库。2002年,苏大伟自费1万元制作22块大型喷绘展板,在无锡市区广场展出,这笔钱几乎是全家两年收入,妻子施春妹全力支持。此后,夫妻俩奔波于沪宁锡等地收集资料,以自身献血经历现身说法,牵头数百人,组建全省首支农民献血队。施春妹是首位志愿者,多年来陪伴左右。儿子苏豪则担任记录员,负责联系队员、登记信息,做好服务工作。受父母影响,儿子苏豪18岁以无偿献血作为“成人礼”,至今累计捐献13次成分血。
为让公益精神扎根乡土,苏大伟全家耗资近百万元建成全省首座农民志愿文化馆。这座45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集志愿服务基地、农家书屋等功能于一体,免费向村民开放,成为传播知识与志愿精神的重要平台。
作为种桃能手,苏大伟还带动10户桃农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桃园近百亩。“按照水蜜桃生长规律,排定时间表,每个种植环节都要请专家来指导生产,同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把合作社的牌子打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也是志愿服务的一个方面。”苏大伟说。(卫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