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21日对外发布。如何建设各美其美的美丽河湖?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刘静。
此次印发的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在目标设置上,行动方案聚焦近三年重点任务,从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细化制定了15项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地方工作基础和承受能力,重点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行动方案进一步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作出系统部署。在生态流量保障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了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有关要求。在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行动方案着重部署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促进“人水和谐”。
美丽河湖建设离不开资金和技术。对此,行动方案提出,在科技支持方面,加强水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强化关键技术研究,发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刘静表示,在资金保障方面,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倡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据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