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投入一分钱,就能培养学生的节水习惯,能省下之前一半以上的水,同步提升管理效能。”16日,江苏省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相关负责人说,该校与农业银行锡山支行合作的水控项目,如今成为一次示范性创新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这种由“学校+银行+技改单位”三方协作的“金融活水合同”模式,为公共单位节水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是2024年9月投用的新校园,现有在校学生2149人,其中寄宿生1762人,校园浴室、开水房等公共用水场景日均耗水量较大。“传统节水改造投入高、回报慢,单纯依靠节水收益难以覆盖成本,也很难吸引改造方参与,这成为校园节水推进的‘堵点’。”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一次创新的资源置换尝试。今年2月,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与农行锡山支行签约,由农行全额承担水控系统改造费用,引入专业技改单位对浴室水龙头、开水房开关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刷卡出水。同时,银行和学校双方进一步深化校园缴费等方面的合作,形成“零成本换服务、稳收益换资源”的双赢格局。学校也因势利导,经常性开展用水宣传教育,强化了节水观念。这场“零投入”的改造给学校带来多重惊喜:据测算,项目落地后,学生人均洗澡时长减少5—10分钟,按照出水流速10升/分钟,以洗浴天数200天计算,预计到今年12月底,项目年节水量将达1.7万余立方米,节水率超五成。
“这种创新以金融机构为桥梁,将用水单位的衍生权益与节水改造需求对接,既降低了公共单位的合作门槛,又拓宽了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参与路径,让节水改造从‘无人愿投’变为‘多方共赢’。”锡山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锡山区将总结推广这一合同节水实践经验,推动更多公共单位加入节水行列,让金融“活水”引入节水革命,为绿色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卫曦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