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的水波
总裹着几分柔婉的韵律
惠山的泉声
似藏着千年未散的琴音
在无锡这座城,音乐从不是舞台上的孤品,而是浸润在江南烟雨里的风土人情——阿炳的二胡刻下风骨,唐建琴的吴歌续上血脉,一代又一代人接过琴弓,把江南灵韵揉成城市流动的乐章。
那些数不尽的音乐故事,就像湖面的点点涟漪,轻轻晕开江南的柔,漾着音乐的美,一圈圈漫进时光深处……

一弦一柱,诉尽江南风骨
“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无锡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百年钟楼前,二胡大师华彦钧(阿炳)的铜像静静矗立:墨镜遮住曾见光明的眼,礼帽压着半生风霜,始终保持着拉琴姿态,仿佛下一秒,《二泉映月》的旋律就会从弦上流淌而出。

阿炳的人生,苦难是化不开的底色。他幼年丧母、中年失明,只能揣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旧二胡、一把音色暗沉的老琵琶,在无锡的街头卖艺谋生。寒来暑往,他的身影出现在巷弄街角,琴声里装着街头露宿的寒凉、病痛缠身的苦楚,更藏着对命运不低头的韧劲。也正因这般坎坷,让他的音乐技艺在困苦中愈发精进,路过之人常被琴声勾住脚步、沉浸其中。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人生绝唱。无数人演奏过这首曲子,却始终没人能复刻阿炳琴音里的那份凝重。他的《二泉映月》,开篇的调子轻轻浅浅,像惠山泉水在石缝里低吟;渐渐添了几分沉郁,像是在诉说看不见光明的苦涩、颠沛半生的沧桑;进入后半段,琴音里又透出一丝清亮,仿佛乌云里漏下的月光、寒冬里冒出的新芽,每个音符都是他藏在苦难里的希望。

1950 年,音乐家杨荫浏等人用录音机记下了阿炳的琴声,这让《二泉映月》从无锡小巷走向广阔天地。它先是传到北京的音乐厅,后来又漂洋过海,成为全世界都能听懂的 “中国声音”。1973 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2023 年乐团访华 50 周年,两次音乐会上,中外艺术家都合奏了这首曲子,让中国的旋律在国际舞台上回响。

如今,阿炳与他的那把二胡,终于成为无锡这座城的音乐印记,它让江南的柔,多了几分风骨;让寻常的日子,多了一段能代代相传的滚烫旋律。就像钟楼前的阿炳铜像,无论城市多繁华,总有乐声为他回响,总有人心为他停留。

一唱一和,吴歌流淌千年
一曲吴歌酒半酣,声声字字是江南。无锡的查桥、东亭、梅村一带,是有名的吴歌之乡。被称为“无锡刘三姐”的唐建琴就出生在这里,从小就爱唱吴歌。尽管如今身子骨已不那么硬朗,可只要一开口唱起吴歌,她的清脆嗓音依然如黄鹂出谷、似长风浩荡,连徒弟都打趣道:“师父一唱歌,哪儿都不痛了!”

作为吴歌第三代传承人,唐建琴的歌唱之路早已与吴歌紧紧相连。上世纪起,年轻的她就跟着师傅 “吴歌王” 钱阿福,跑遍各地参加吴歌演唱会、中外民歌演唱会、长江歌会。几十年间,她累计演唱吴歌 50 多次,唱过约 200 首山歌,把无锡的乡音送到了千里之外。
“小时候就喜爱呀,那时候人人都会唱吴歌。”年幼的唐建琴总跟着奶奶在田间插秧,奶奶一边干活一边哼吴歌,“清明要种瓜,谷雨要采茶”“插秧忙,忙插秧,插得秧苗满田香”,那些随口而出的调子里,藏着节气规律、种地窍门,更裹着江南人的乐观开朗。后来她才知道,这些旋律优美的吴歌已在太湖流域传唱了几百年,是江南水乡人 “口口相传的史书”。

前些年,唐建琴发现会唱老吴歌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不让吴歌失传,她三天两头骑着摩托车跑遍田间村头,用录音机录下民间老艺人唱的吴歌,又去学校、社区,把吴歌教给年轻人。现在,她的徒弟里有小学生,有上班族,甚至还有外国游客!“不少人都唱得很好,特别是小孩子,一教就会了!”说起这些,唐建琴的眼里满是骄傲。
吴歌是吴语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充满江南水乡的柔美与诗意。2008年,无锡市申报的吴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张极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如今,唐建琴的歌声仍在各处回荡,吴歌的调子正随着更多人,流向更远的地方。


四代琴缘,续写弦音新章
“叮铃铃……”下课铃一响,梅村实验小学五年级的纪瀚辰便抱起二胡往音乐教室跑,琴盒上贴着的都是他最爱的卡通贴纸。
纪瀚辰,一出生便与二胡结下不解之缘。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琴韵的二胡世家,太公、爷爷、爸爸都是二胡演奏家,妈妈范逸云也在梅村实验小学担任二胡老师。在琴声里长大的他,幼儿园时期就跟着大人摸琴,年纪虽小,琴艺却不含糊。今年暑假,他一举拿下第六届 “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国家级金奖,小小的身影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眼里闪着对音乐热爱的光芒。

在梅村实小,像纪瀚辰一样喜欢二胡的孩子还有许许多多。从“太湖情韵” 二胡社团,到“二胡班”“二胡乐队”,学校把二胡课开进了每个年级,从认琴弦、读乐谱到合奏演出,孩子们一步步跟着学。“现在我们的‘太湖琴韵’二胡社团,仅一二年级的学员就有200个,我们争取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上台的机会!”范逸云信心满满。

这些“二胡娃”没让人失望,凭借专业的教学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他们不仅登上央视舞台,还赴韩国、日本、澳门等地进行交流演出,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家以及省市级的重要活动和赛事,以灵动的琴声展现出二胡艺术的新鲜活力。

阿炳的弦音里藏着岁月风霜,唐建琴的歌声里装着乡土记忆,纪瀚辰和他的小伙伴们则带着音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漫步锡城街头,或许是古镇的巷尾,或许是校园的窗前,或许是太湖的岸边,你总能邂逅一段音乐,听见一个故事——那是无锡最动人的声音,是江南最温柔的底色,也是“世界音乐之都”最初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