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江南文脉论坛召开在即,作为本次论坛的先声活动,“符号江南”征集活动自9月底启动以来,吸引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爱好者、创意创作者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截至目前,活动已收到近200件作品,一众作者紧扣“江南文化现代化解读与创新表达”的主题,以纪录片、Vlog、动画、摄影组照、插画、设计海报等形式,为公众打开了认识江南的全新视角。
本次征集涵盖视频与图文两大类作品。投稿作品紧密围绕江南文化的核心精神,以现代视角、技术手段和艺术语言进行创新性转化尝试。在视频类作品中,创作者们运用无人机航拍、手持摄影、AI生成、时空联动剪辑等手法,从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生活美学、发展变迁等多个维度解读江南:《水墨无锡》以雨中太湖为背景,通过光影与声画结合,营造出烟雨江南的诗意空间;《探秘拙政园:聊聊造园那些事》深入挖掘园林背后的文人精神,实现传统美学的当代转译;《江南鸥梦》巧妙结合候鸟迁徙与城市生态治理,将红嘴鸥视为江南“诗意栖居”的生态符号,诠释“绿水青山”的现代内涵。
“符号江南”征集活动以其独特的号召力,激发着每一份创意潜能,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笔触与镜头的诠释下,焕发出跨越时空的持久魅力。图文类作品也精彩纷呈:组图《古今对话:时间里的江南》通过“古今同框”的视觉结构,将宋代古塔、明代建筑与现代地标并置,探讨江南文脉在时间中的延续与创新;插画《墨境·舟影》通过水墨与油画的材质碰撞,批判反思古镇同质化现象,追寻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灵魂”;海报组图《江之南》从“水、园、茶、戏、云”等符号切入,系统梳理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展现其多维度的美学价值。
为激发更多创新创意,汇聚更多精品力作,本次征集活动投稿截止日期将延长至11月10日。后续,专家评审团将从创意性、文化深度、艺术表现、传播潜力等维度对征集作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优胜奖20名。优秀作品不仅将获得奖金及证书,还将通过《无锡日报·太湖周刊》、无锡观察App等媒体刊发,辑录成册,并有机会在长三角文化展、数字平台及主流媒体进行广泛推广,助力江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对话空间。“我们期待更多创作者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笔触,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探索其与当代社会、科技、美学的融合点。”活动组织方表示。
(张月、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