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我们不仅有总量的优势,也有微观的活力。35.5万亿是什么概念?它已经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庞大的基数也意味着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承载着巨大的绝对增量。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攀升,再次证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这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成果展现。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中国经济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微观视角看,这份底气源于每个经济细胞的活力迸发,比如乡村振兴一线,农产品电商直播让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带动农民收入增速连续“跑赢”GDP;沿海港口中,“新三样”出口量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达两位数。正是总量突破与微观赋能的双向发力,夯实了全年预期目标的实现根基。
以靶向施策激活发展动能,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实现全年目标保驾护航。今年的宏观政策每一拳都打在“要点”上,每一招都落在“实处”。消费端的“以旧换新”把内需市场的“烟火气”越燃越旺。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精准发力,带动家电、家具等四类商品零售额两位数增长,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超3万人换新车。投资端更不含糊,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4%,铁路投资5937亿元,“八纵八横”高铁网不断延伸,既拉动了当下增长,又铺垫了未来发展。对民营经济的呵护更是“诚意满满”。今年,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同步发布了25 条指导意见;减税降费让“税惠活水”流向民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瘦身”。如今1.85亿户民营经济组织撑起96.76%的经营主体,贡献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为全年目标筑牢了“稳”的根基。
以创新驱动重塑增长内核,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全年目标的 “关键增量”。新质生产力是实验室里的原始性突破:安徽合肥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求解特定问题比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是生产线上的“智造革命”:广东佛山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里,机械臂精准组装零件的误差不超过0.01毫米,工时效率提升30%以上;更是消费端的“体验升级”:上海街头的无人咖啡车,扫码50秒就能喝到现磨咖啡,背后的AI算法支持浓度、温度、甜度等多维度个性化选择。新质生产力的爆发,直接带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7%,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新质生产力不仅让中国经济“跑得更快”,更让“跑的方向”更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长远需求。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我们坚信: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澎湃创新动能和亿万勤劳智慧人民的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续写更多“风景这边独好”的精彩故事。(施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