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座谈会暨供需对接活动在惠山区举行。来自全省多个试点地区的代表与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信息化支撑,有效促进供需对接。
本次活动不仅是成果的展示,也是一次直面困难和不足、寻求突破的务实之举。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惠山区零工市场、山南头文化艺术村、惠山国家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区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来自锡山区、惠山区、武进区、金坛区、太仓市等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网信和农业农村部门有关代表,及供给侧服务单位交流发言。交流发言没有回避当前建设中遇到的普遍性挑战,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共享、建设资金如何持续、乡村数字人才如何培养等关键问题被摆上台面。
自去年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以来,各地明确了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等方向。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市作为先行者,系统规划了六大行动二十二项具体任务,在智慧农业升级和数字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明显,已培育数字人才超过三千一百人。多项案例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工作试点地区也结合自身特点,摸索出有效的经验。锡山区创新机制,构建了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参与的共建模式和全域数字化治理体系。惠山区则聚焦优势产业,推动智慧农业升级,用数字技术赋能阳山水蜜桃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使这个特色产业的规模接近十亿元,展现了数字化引领产业振兴的强大潜力。
作为第二批江苏省数字乡村综合型试点,惠山区持续探索特色发展路径,该区围绕乡村数字经济、数字惠农便民、乡村数字治理等五大领域,编制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以资金保障项目落地。在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中,配套了三千万元专项资金,同时每年设立数字乡村专项经费,确保工作持续稳定推进。
数字乡村的建设成果在无锡正转化为看得见的荣誉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近年来,无锡深入实施国家《数字乡村战略发展纲要》、江苏省《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在近年来的多项国家级和区域级评选中,无锡市的项目屡获佳绩。“惠山区基层治理超级地图平台”“AI识别赋能农村人居环境巡查”获的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获优胜奖和创新创意奖,“滨湖区世外源智能生态农庄建设”获评2024年长三角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在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进行案例展示。此外,还有新的项目成功晋级今年大赛的复赛,阳山镇桃源村“数字桃源一张图”项目入选2025年长三角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也将在今年乌镇峰会上参展,显示出这项工作的蓬勃生机与持续活力。
当前,无锡正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覆盖智慧农田、智慧农机、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监管、智慧农经、数字乡村7大场景,该平台目前共汇聚43.36亿条数据,正逐步成为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