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时,运东城市防洪大包围的江尖、利民桥2座水利枢纽各开一台泵机,将古运河水往外河排放。“今年无锡市进一步统筹推进防汛排涝和畅流活水,古运河水位一般情况下较去年降低约10厘米,南门水位控制在3.45米。”无锡市防办负责人说。调水、排水更精细化,缘于今年8.5公里古运河慢行系统全线焕新贯通,5月起又实施“行浸式”光影夜游项目,古运河活力增强的同时也对水安全、水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自2023年起无锡市对大包围内区域实施活水畅流,通过梁溪河、望虞河和白屈港,将水质较好的长江水、太湖水有序引入内河,再排往大运河。从无锡市防办了解到,在水利枢纽作用下,引水线路分别为东进西出和西进南出、西进北出,这样大包围内水域增强了水动力,也使处于核心区的古运河及支河水环境质量提升。今年以来,大包围在非降雨期间日引水量约60万立方米。
“13日天气晴好,大包围开机引入外河好水,14日、15日因降雨天气迅速转换到排水模式,今年这样的无缝对接更‘丝滑’。”无锡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人士介绍。结合古运河焕新、游船频次增多和游客需求提高的情况,他们按无锡市防办指令精细化调控古运河水位,使其在水利枢纽运行时间内基本为3.45米,既方便游船航行,也能更好地呈现江南水乡胜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古运河还实施了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工程,通过清淤、岸上管线改造、种植水生植物等手段提升了水生态水平,再加上各级河长加强巡河、养护单位严格监测水质和管护,古运河仍保持水质总体为Ⅲ类的好成绩。
活水畅流不仅使古运河“大动脉”更清洁,其周边的“毛细血管”也更通畅了。梁溪防办人士介绍,外河水位高时,槐古大桥附近的闸泵站开闸,古运河水自流至塔影河,再在泵站推动下流至桐桥港,然后外排至南兴塘。古运河周边塔影圩、广塘联圩、北塘联圩等数十条小河道都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水体含氧量,加速“新陈代谢”,从而使区域水环境有所改善。(朱雪霞、实习生 张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