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伴随“安福”轮悠长的汽笛声,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建造的18套126根风塔顺利起航,驶向澳大利亚。值得一提的是,“安福”轮在中船澄西命名交付后,仅隔3天便投入首航任务。高效的履约能力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硬核实力,更成为江阴外贸出口稳中有进的生动注脚。
作为江阴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中船澄西在国际市场的表现格外亮眼。据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姜道如介绍,今年1到8月,中船澄西实现出口销售7.6亿美元,产品覆盖修船、造船及新兴产业风电、装备制造等多个业务板块,市场遍及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自卸船改装和建造作为“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60%;风塔业务同样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已累计出口150套,通过构建“制造+物流+服务”的全产业链协同模式,成功在国际风电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预计中船澄西全年出口额将突破14亿美元,同比增长42%。”姜道如的预测传递出十足信心。
中船澄西在国际市场风生水起并非孤例,在江阴,一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持续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在江苏安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新组装完成的一台ANC节能型气液强化循环零极距电解槽已整装待发,即将漂洋过海交付客户。这款设备的核心技术由企业自主研发,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远销32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徐宇翔表示,依托多年电化学技术积淀与装备制造能力跃升,企业实现了从出口单一电解槽单元到整套模块化电解槽装置及工艺包服务的转型突破。“今年出口额已达8000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市场。”从“卖产品”到“卖方案”,彰显了江阴外贸企业不断攀升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亮眼表现,汇聚成江阴外贸增长的磅礴动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江阴出口规模达860.9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前7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从单月数据看,8月外贸活力持续释放,成为拉动累计增长的关键力量。当月进出口总值攀升至177.5亿元,创2025年以来单月峰值,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3.9%;其中出口131.2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16.3%,进口46.3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7.4%,“出口高增、进口收窄”的单月态势,为外贸稳增长筑牢了坚实基础。
细分领域中,新能源产业凭借技术壁垒与全球市场需求,成为拉动江阴外贸出口的“核心引擎”。远景系企业表现最为抢眼,远景动力技术综保区分公司、远见投资、远景能源、远景动力均有大幅增长,其中远景动力技术综保区分公司同比增长397%,新能源设备出口成为江阴综保区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此外,还有江阴海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天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高速增长的企业,共同铸就新能源产业外贸增长“主力军”地位。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劲韧性,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1到8月,除中船澄西持续增长外,长江拆船出口额同比增长92%,印证了江阴船舶制造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硬核实力;节能环保装备领域亦不甘示弱,双良节能出口额同比增长248.9%,“江阴制造”的竞争力持续凸显。可以确认的是,江阴外贸正以企业创新为点、产业协同为面,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稳步向前,用一个个亮眼成果勾勒出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