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江南,是诗、是雨,还是吴侬软语?
为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与时代价值,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深度融合,“符号江南”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征集活动作为第四届江南文脉论坛的先声,期待通过您的独特视角和艺术手法,展现江南文化的创新活力与当代生命力!
一、活动背景
江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承载着千年历史积淀与人文精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以现代技术、艺术形式和跨界思维重新诠释江南文化,成为推动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关键命题。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多元创意力量,探索江南文化的“破圈”路径,助力其成为全球文化对话的亮丽名片。
二、征集对象
包含但不限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文化爱好者、创意创作者(学生、设计师、自媒体人等)、江南文化研究相关机构及群体。
三、征集主题
“江南文化现代化解读与创新表达”
作品应根植于江南文化土壤(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生活美学、发展变迁等)
1. 视频类(主征集形式)
时长15秒-3分钟,横屏/竖屏均可(竖屏优先适配短视频平台)。视频格式为MP4、MOV,清晰度不低于1080P,无水印、无版权争议。
内容方向:
(1)符号解构:用现代视角解读传统符号,如“苏绣纹样×现代服饰设计”“园林窗棂×建筑光影艺术”。
(2)场景创新:将江南符号融入当代生活,如“评弹旋律×流行音乐改编”“水乡乌篷船×城市露营场景”。
(3)技术呈现:用Vlog、动画、延时摄影等形式,展现江南符号的新表达,如“水墨动画还原《清明上河图》江南片段”。
(4)区域联动:展现长三角不同地域江南文化符号的独特性与共通性,如“无锡园林×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园林艺术对比”“上海石库门×南京老门东×安徽宏村建筑文化交融”。
2. 图文类(兼顾形式)
摄影作品、插画、设计海报、短图文(配文+图片)。图片格式为JPG/PNG,单张大小不超过20MB;短图文字数控制在500字内,配图不少于3张。
内容方向:
(1)视觉重构:用现代设计语言重塑江南符号,如“油纸伞图案×潮玩设计稿”“江南古镇肌理×抽象摄影”。
(2)故事解读:以图文结合形式讲述江南符号的现代故事,如“老字号的年轻化转型纪实”。
(3)区域巡礼:以图文形式呈现长三角三省一市代表性江南符号,如“长三角水乡地图:周庄、乌镇、西塘、南浔水乡文化差异与共性”“沪苏浙皖特色丝绸技艺对比”。
四、征集要求
1. 原创性与合法性。
作品必须为创作者原创,未在任何平台公开发表或参与过其他征集活动,无版权纠纷。
2. 深厚的文化根基。
作品紧扣江南文化内核,突出创新性与现代性,应传递对江南文化内涵(如精致、灵动、文雅、开放、诗意栖居等)的理解与思考。鼓励融合长三角地域特色(如沪苏浙皖文化符号),体现一体化视野。
3. 鲜明的现代转译与创新性。
作为本次征集的核心要求,作品必须展现创作者对江南文化的独特现代视角、创新性解读或表达形式。鼓励运用当代设计语言、新兴技术媒介、先锋艺术手法、跨界融合方式等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 阐释说明。
所有作品必须提交一份“创作阐释说明”(文字,300-800字),需清晰阐述灵感来源(作品基于江南文化中哪些具体元素、故事、精神或美学)、创作理念与解读(创作者如何理解所选取的江南文化点,希望通过作品表达什么样的现代视角或创新观点,重点阐述“现代化解读”的核心思想)、创新点与表现手法(作品在形式、语言、技术或概念上有哪些具体的创新之处,如何通过这些创新手法实现现代解读,重点阐述“创新表达”的具体体现)。此外还可说明设计思路、技术应用或艺术手法。
五、参与方式
投稿邮箱:fhjnwxrb@163.com(邮件主题注明“符号江南”+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0日
咨询联系:蒋老师 18626352011
六、评选与奖励
1. 评选办法
主办方组织初审团队,对所有征集作品进行初步筛选,选出入围作品。入围作品在活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展示,接受公众网络投票,投票结果作为评选参考。
主办方组织专家评审团,根据创意性、文化深度、传播潜力等方面,综合网络投票结果,对入围作品进行打分,评选出最终获奖作品。
2. 奖励办法
(1)设立优胜奖20名,每人奖励2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2)优秀作品发表于《无锡日报》太湖周刊、无锡观察App,并精选辑录成《“符号江南”成果手册》,适时对外发布。
(3)获奖视频剪辑成合集,在各大平台推送;图文作品制作电子画册,开放线上浏览。
(4)成果展示:优秀作品将通过长三角文化展、数字平台及主流媒体推广。
江南的诗意从未远去,它正等待着现代的笔触与镜头重新诠释。我们期待您用创意为江南文化注入新活力,让千年文脉在当下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