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是培育新型消费、赋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这两年,江苏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等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等赛事撬动作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城市足球联赛溢出效应不断放大。今年创新举办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不仅点燃了全民健身热情,更成为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内需潜能的强劲引擎。截至9月22日,已举办的前12轮72场赛事,现场观众总人数达190.1万,场均约2.64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16.16亿。仅前六轮比赛期间,全省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5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业收入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消费3357.4亿元,同比增长14.8%。
赛事经济政策供给持续加大。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 提振体育休闲消费的意见》,印发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发展水上运动休闲消费、金融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增量政策,发挥政策组合效应,联动提振消费。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对冠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举办有较大影响力赛事的企业等给予奖补,已发布7批共81项赛事清单,前两季度安排1452万元,扶持27项重大赛事。
赛事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持续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赛事品美食”等促消费主题活动,丰富“赛事+”多元消费场景,“为一项赛事赴一座城”已经成为消费新趋势之一。1-6月,江苏纳入监测的103项重点赛事,参与人数91.7万、带动客流337.5万人次,拉动消费20.7亿元。
赛事经济品牌影响进一步增强。有序推进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在全国率先编制印发相关规划。无锡、扬州2市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5条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春节和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39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5个项目入选长三角地区体育消费创新场景优秀案例,赛事经济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赛事经济营商环境优化向好。深化实施服务体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开展服务体育企业面对面系列活动,联合有关银行迭代推出体育企业金融服务方案,2023年以来累计服务体育企业2000余家,投放信贷资金超30亿元。35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届承办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
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已经成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江苏将大力培育发展赛事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不断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努力在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