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迢迢连瀚海
太湖潮涌竞千帆
8月的无锡,奏响“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强音。8月5日,全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定调深化对外开放新探索、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后,无锡接连落子:
❖ 无锡—乌兹别克斯坦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合作交流会启幕,与丝路重要枢纽国家共谋发展;
❖ “携手共远航 锡品丝路行”—走进中东2025无锡机械工业供需对接会举行,为锡企与中东市场搭建合作桥梁……
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随大国外交步伐坚定前行,无锡正以一系列主动布局,尽显抢抓机遇、拓展纵深的新担当。
面对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时与势,无锡以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胸襟与锐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经贸合作、产业共融、国际交流等多维度持续发力,不仅做参与者,更努力成为高质量共建的推动者、开放合作的连接者,于新时代丝路宏图中精准定位“无锡角色”,贡献“无锡力量”,书写“世界格局中的无锡”新篇章。
01
“双向奔赴”
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
经贸往来是衡量“一带一路”合作成色的关键标尺。
今年1—6月,无锡对共建国家投资项目7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64.2%,占全市比重87.7%;推动共建国家在我市新设投资项目27个,实际使用外资7.5亿美元,占全市比重34.2%。数据背后,是无锡在“一带一路”上不断拓宽合作路径、深化经贸交融的生动实践。
近日,华光环能“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捷报频传。
企业参建的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二期1600MW联合循环项目再添进展,由无锡智能制造基地设计生产的2台9H余热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已全面安装。该项目是目前中亚地区最大的联合循环电站项目,预计年发电量高达120亿千瓦时,成为“无锡制造”深度参与共建国家能源转型的生动缩影。
与此同时,华光环能与马来西亚齐力铝业合作的印尼热电厂配套工程项目也已进入投料准备阶段,4台220t/h CFB锅炉蓄势待发。
今年上半年,企业“出海”步伐稳健,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新签约的伊拉克巴格达南一号电厂改造项目金额近亿元,哈萨克斯坦、几内亚、菲律宾等多国项目均进入设备发货阶段,以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持续打造海外标杆项目。
企业主动“走出去”的同时,无锡也在积极“引进来”,推进更高水平的双向合作。匈牙利玛格努斯飞机制造公司正是这一良性互动的代表。
去年11月,玛格努斯亚太区总部在锡启用,公司首席执行官博洛什·拉斯洛赞叹不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优异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今年,玛格努斯航空工业项目将入驻无锡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依托无锡拓展中国市场,并销往亚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今年以来,无锡积极推进“丝路贸易”促进计划,共建国家展会的数量增加至154个,占比首次超50%。2025年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期间,无锡组织44家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共建国家采购需求,达成意向订单超2500万美元,产品覆盖高端纺织、智能家居、机械装备等领域。无锡海关数据显示,1—7月全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2429.2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52.8%。
从传统制造到“新三样”出海,从展会“面对面”到数字贸易“屏对屏”,无锡正持续拓宽经贸合作新空间,在“一带一路”的共赢之路上书写更多“双向奔赴”新故事。
02
打造标杆
国际合作质量再提升
8月16日,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再添喜讯。威士敦电力科技(柬埔寨)有限公司新厂房奠基,这家入驻近10年的企业再次扩产增能。此次扩建的研发新厂房面积约5000平方米,用于研发制造特高压、中压电力设备,产品涵盖230kV、115kV、22kV变配电,电气成套设备和中压、低压开关设备。新厂房规划销售份额中70%面向全球出口,30%服务柬埔寨本土市场,体现出扎根当地、辐射全球的发展战略。
企业稳步成长的背后,是西港特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支持以及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
从昔日的莽原荒滩到如今的产业高地,无锡携手西哈努克省一路追梦。自建设以来,西港特区已8次被写入中柬《联合声明》《联合公报》《联合新闻公报》,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关注、高度肯定。今年4月17日,总书记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其“为柬埔寨工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平台+”发展理念下,西港特区生产制造、生活配套、产城融合等方面持续升级。截至目前,已引入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机构)209家,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厂企业数约70%,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彰显出强劲的区域带动力。
配套物流体系也同步完善,推动产业能级与辐射能力持续提升。
5月18日上午,苏南瑞丽航空无锡往返西哈努克港直飞航班复航;当天下午,“远耀轮”从江阴港启程驶向西哈努克港。“空中+海上”双直达,进一步破解人员往来、物流支撑等环节的痛点堵点,助推西港特区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升级跃迁。
多年来,无锡始终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局,依托自身产业优势,通过共建园区等方式,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双向赋能”。
截至目前,获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总数居全省第一。
去年,促成4家企业正式落户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推动捷阳科技、仙途智能、嘉宝机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花结果”。中欧产业创新区以招引欧洲技术前沿、现代高端、绿色低碳型产业项目为主攻方向,从产业对接、技术合作、项目招引等方面深化对欧合作。无锡星洲工业园已聚集美国高通、德国英飞凌、日本松下、意大利阿里斯顿等知名企业,2024年产值超过千亿元。
03
民心相通
城市国际声量再放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走深走实,无锡以经贸合作为桨、人文交流为帆,不仅推动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更通过多层次、有温度的文化互动,持续放大国际声量,走出了一条“软硬兼顾、民心互爱”的共赢之路。
真正可持续的合作,既要有重大标志性工程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民生“小而美”的“软联通”。
从开展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疟疾防控合作平台项目,到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举办“柬埔寨水产品对华出口研修班”,项目虽“小”,却诚意十足,切实融入共建国家民众日常生活。去年,江苏侨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招聘会在锡举行,吸引全省49所高校近500名外国留学生参加。援圭亚那和援马耳他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累计诊疗2.1万人次,完成手术2600余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百项。对外交往活力迸发,进一步展现国际形象。
文化互鉴,是无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另一重要路径。
今年5月,无锡以艺术为媒、以赛事为桥,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交流活动。太湖景·丝路情“一带一路”名家太湖画作展在泰国开幕,以江南风情致敬中泰建交50周年,架起两国文化交流新桥梁;无锡技师学院走进中柬友谊理工学院,携手成立“一带一路”技能培训中心暨“技能梦工坊”,为“一带一路”沿线技能人才培养树立典范;2025年“一带一路”群众体育系列赛暨“一带一路”青少年户外运动挑战赛开赛,设置飞盘、攀岩等项目,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拉美等地区40余个国家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
跨越国界,用文化、教育、体育的“通用语言”织密纽带,书写出一段段人文交融的生动故事。
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交流合作全面深化、民间往来日益密切,从深挖“经济共赢”到打造“文化共生”,无锡正以多渠道、全方位、高层次的开放姿态,拓展国际交往“朋友圈”,传递合作、共赢、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背后是一座城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自觉,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