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气象台获悉
7月30日、31日
我市将受到“竹节草”的明显影响
刚刚
大部分区镇(街道)已经出现暴雨
请注意防范
摄影:@王建新
防汛防台风工作
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无锡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规定
经市防指综合研判
决定于7月29日11时23分起
启动全市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交管、城管、供电、市政、水利等部门
按照响应要求
全面投入到了防台风的工作中
为“逆风而行”做足准备
交管部门
全警出动,迎战“竹节草”!7月29日晚,无锡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严阵以待,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与应急、气象、交通、市政等部门协调联动,针对性制定易积水路段、交通中断等紧急情况的交通组织和保障。
全市各级交管部门已成立工作专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分析研判能力,强化现场指挥,确保交通安全畅通。“预计降雨集中在7月29日夜里、30日白天,交管部门将组织1000余名警力值班、值守,不间断开展道路巡逻、隐患排查,发现积水、绿化倒伏等情况快速处置。”指挥中心民警介绍。一旦发现积水、树木遮挡路段,巡逻交警将第一时间反馈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迅速调派附近人手,尽快清除路障,保障道路畅通。
据悉,早晚高峰期间,交管部门将加大警力,全面加强交通疏导,严防发生交通拥堵和重大交通事故。“短时降水较大,预计明天早上部分路段可能有积水,请各位居民合理安排出行时间,提前规划好路线,尽量避开低洼路段,有需要的及时求助交警。”指挥中心民警介绍。一旦7月30日早晚高峰因天气出现拥堵,交管部门将立即采取交通管制分流措施,并联动各部门第一时间加快处置,尽快恢复交通。
城管部门
为迎战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全市城管部门迅速启动防台防汛应急响应机制,落实落细市容环卫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确保人员随时待命、信息传递畅通。
7月29日,在台风到来之前,城管系统全面检修了垃圾清运车、抽水泵、排水泵等关键设备,确保各类抢险装备性能完好。同时,提前储备沙袋、雨衣、警示标识等应急物资,实行定点存放管理,为防汛抢险提供坚实保障。
各地城管对安全隐患进行了系统排查整治,重点对高空广告牌、店招标牌、楼顶广告等户外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存在锈蚀、松动、破损等隐患的立即督促加固或拆除。全面检查施工工地围挡、脚手架等临时设施,要求责任单位做好防风加固措施并切断电源。
针对易积水路段、低洼区域、下穿立交等重点部位,市、区两级城管部门组织力量全面清理雨水箅子、窨井盖周边落叶及垃圾,对排水管网进行深度疏通。
据悉,环卫部门将加大巡查频次,实行全天候值守,确保排水通道畅通。在部分区域,智能监测系统将对易积水点实施实时监控,实现“人防+技防”双重保障。
供电部门
7月29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开启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重点排查针对树线矛盾、地下站房、单电源泵站、特高压通道异物四类隐患,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人员物资调配,全力防御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
当天下午2点,玉兰花园(东区)90栋负一层的配电站房内,供电工人正对站房内的智能防汛监测设备、抽水泵等设施进行重点检查,在关键位置增配防水沙袋,严密防范雨水倒灌风险。
“地下配电房与百姓用电息息相关,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进水。”国网无锡供电公司设备部副主任俞家融表示,7月以来,市供电部门对全市1311个地下配电站房展开排查,并完成529处地下配电站房防汛隐患立查立改。
本月,市供电部门成立电网防台抗灾隐患治理专班,针对树线矛盾、地下站房、单电源泵站、特高压通道异物四类隐患展开专项治理。
将镜头转至无锡“电网一张图”系统,四类隐患以图层叠加的形式呈现,点击鼠标,隐患类型、地理位置、治理进度一键可查。数据显示,7月累计完成7.4万余棵树的树与线网矛盾治理,加固及拆除特高压输电通道内931.9亩的异物隐患,实施42处防汛水利设施专用应急电源接口改造,全面提升了电网设备防灾抗灾及重要用户供电保障能力。
“110千伏胶张输电线路通道内无树障、漂浮物等隐患,设备运行正常。”29日下午3点,在锡山区台创园附近,输电运检中心员工申若飞正在开展台风前线路特巡工作,确保台风来临前完成隐患排查。截至29日下午5点,供电部门迅速完成了一轮次电网设备台风前特巡作业。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电部门部署了60余支、300余人的应急抢修队伍,100余辆抢修车辆,以及便携式潜水泵、吸水膨胀袋及排水方舱、移动灯塔等各类防汛物资1万余件,确保在台风期间能迅速应对并高效处理各类电力突发状况。
接下来,供电部门将密切关注台风动态,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持续加强设备巡视监测,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市政部门
为应对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市政各部门绷紧弦、站好岗、吹好哨,通过精准预警、靶向响应织密织牢台风防灾减灾网,全力守护城市生命线。
紧盯防汛防台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超前部署、集中发力。在无锡道桥应急中心的监控室内,市区17座公铁下穿立交雨水泵站的液位数据、路面情况一览无余。
一旁的兴竹泵站内,市市政集团下属市政设施公司项目经理张皓彬正对泵站进行台风来临前的最后一次检查。“水泵设施、柴油发电机、配电柜、格栅机均正常运行。”张皓彬说,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报警器会立即报警,电子大屏和现场值守人员均能立即感知。
从市照明和排水管理中心获悉,台风来临前,中心对子母式大流量泵车等主力排涝设备进行了实地检查和实战演练,重点检验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速度和设备操作熟练度。
同时,在金石路金瑞家园、广瑞路盛阳食品城、青祁路湖滨幼儿园等易涝点,专门部署排涝泵车和专业值守队伍,安排人员24小时轮值待命,确保积水即现即清。
面对可能到来的暴雨,城市排水系统迎来一年一度的畅通度“大考”。市照明和排水管理中心雨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入汛以来,城市“肠道”一直在不间断地疏通,最近还系统清理了中山路、贡湖大道等主干道的雨水管网和收水井,确保管网系统畅通无阻。
截至目前,共计应急清通雨水管网5.9公里,清掏雨水检查井95座、雨水收水井1567座。
7月29日下午3点,市政绿化工人沿蠡湖大道检查银杏的“拐杖”是否牢固。“支撑有松动!立刻安排人员重新加固。”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副主任许瑛介绍,主汛期开始后,市政绿化部门指导各地加紧展开树木修剪作业,及时清除行道树中的病枝、空枝、枯枝,已取得显著成效。针对此次可能威力大、破坏性强的台风“竹节草”,市市政和园林局提前部署,加强道路巡查的频次和力度,尽可能提前排除行道树中的安全隐患,还对撑着“拐杖”的树木进行了全身“体检”。
事前预防固然重要,应急处置亦不容忽视。据悉,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已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10支共计490余人,开展11次防汛抗台应急演练,出动安全巡查人员61人次、车辆27台次。
水利部门
台风来势汹汹,各板块和相关部门提前组织受影响水域船只回港避风,对高空构筑物等加强防范。28日15点,太湖封航。29日,太湖沿岸300多艘蓝藻防控船按要求回港避风,锡山区鹅湖镇等河道保洁打捞船也暂停作业。“29—31日太湖水域有较强风雨,气象条件不利于蓝藻生长和水华聚集,且湖面风力大,船只回港是安全所需。”市河湖中心人士说。
此次台风携暴雨而来,我市河湖水网加紧预降预排,腾出库容。7月28日起,江阴沿江闸泵联合将河水外排入江,至29日已排水3000多立方米;城市防洪运东大包围提前封圩并预降水位至最低,至29日14时已达3.3米;锡山区鹅湖镇甘露等万亩、千亩圩区也预先开机将河水排往外河。
“开哪些点位的泵机、开机多长时间,圩内水位最低降至多少都从上到下‘一盘棋’推进,暴雨来临就能有序、科学排涝。”鹅湖镇水利站站长朱彬彬说。市水利局相关人士表示,暴雨前也对河湖堤防、水库、塘坝及病险工程加强巡查值守,做好加固等应对工作。
从市防办了解到
台风来临前
全市已拉好布防安全网
8000余名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人员
整装待命
重点部位及时前置应急排涝泵车等设备物资
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到位
确保出现防汛问题时
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