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威巴克空气弹簧工厂扩建项目开工、德国威伊艾姆高端电机研制项目竣工、范德威尔·中国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投产、加拿大斯拜圣医疗科技签约落地……今年以来,外资持续“加码”无锡市场,1—6月全市新增外资项目168个,实际使用外资22.1亿美元,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占全省比重的19.1%。
外资因“硬核”产业而来。
生物医药产业是无锡重点打造的四大地标产业之一,2024年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吸引生物医药巨头把真金白银投在无锡。
今年5月,总投资4.75亿美元的阿斯利康无锡小分子药物新工厂开工。新工厂将装备两套前沿的片剂连续制造工艺设备和七条可持续药品包装生产线,主要生产阿斯利康在研管线中的心血管创新药,预计于2028年第四季度投产。阿斯利康全球生产运营高级副总裁、亚太区生产运营负责人溥思同表示,阿斯利康致力于将这座全新的工厂打造为阿斯利康自主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典范。
和阿斯利康一样,基于无锡坚实的产业基础,盛合晶微、SK海力士、健适医疗等一大批外资企业围绕打造先进产业链和升级创新链,持续在锡投资。
今年上半年,无锡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39.1%,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领域。
此外,赋能生产制造的现代服务业也是众多外资企业看好的方向,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35.5%、9.8%、6.9%。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当前制造业与服务业越来越融为一体,制造业的开放,要求服务业跟进开放,这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必然。”
利润汇出通常是外企投资寻求回报的途径,但这一常态正在发生变化。
在今年新到位的外资中,有8.7亿美元来自无锡现有外资企业的利润再投资,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的39.4%,比去年同期提升16.5个百分点,打开了无锡吸引外资的新窗口。阿法拉伐(江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继去年增资1000万美元后,今年该企业再次增资1000万美元建设新产线,将业内最大尺寸螺旋板换热器项目落地江阴,成为全球首个将该核心技术引入中国的企业。两次增资均是利润再投资。
“今年已有阿法拉伐、博戈橡胶、德新钢管等12家外资企业开展利润再投资,不仅为生产制造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更在技术层面促进了尖端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深度转移与本土融合。”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利润再投资占比的显著提升,反映出外资企业对扎根无锡的信心。
为提振并巩固外资企业投资信心,鼓励并引导在锡外企扩大再投资,前不久无锡专门出台了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10条”,系统集成相关服务,进一步优化外资参与无锡市场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