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带、过人、加速、射门!”
当“苏超”直播解说员
一次次充满激情的呐喊
电视机前的无锡市民
也感到热血澎湃、脚底痒痒
线下,一场“足球热”
带动的全民健身潮
正在锡城蔓延
巧妙唤醒城市绿地的“金角银边”,近日,无锡“足球地图”上线,不断满足市民在家门口强身健体的需求,守护市民的“草根足球梦”。
谁能想到桥下空间一个毫不起眼的足球场,承载着今夏无锡足球爱好者对“苏超”的热爱,更成为无锡社区足球蓬勃发展的缩影。
傍晚7点,位于机场路高架下的新洲康乐休闲园足球场(又名:悦动足球场)亮起灯,笼式足球场的两侧挤满了摩拳擦掌、准备上场的4支草根球队,每队8名球员,球员间三三两两结对而来,哪怕加入球队前互不相识,队员们都会为集体荣誉而战。社区足球“擂台赛”的比赛规则很简单,没有裁判、无需计时,哪个队先进2球,输的就下场。
“规则是大家商量着来的,基本上每队在场上时间都能控制在15—30分钟内,不管踢得好不好,每个人都有上场机会。”作为球场上唯一的女球员,准大一新生王娜娜近期活跃在新体、老体、蚂蚁智慧足球场等多个球场,场地免费、踢球氛围好是她常来悦动足球场的原因。
一旁暂时无法上场的初中生徐同学,正和好兄弟苦练“彩虹过人”技巧,还有些年龄10岁左右的小朋友也在赛场旁感受足球氛围。“很多球友一开始都不认识,踢得多了感觉在无锡朋友圈子也扩大了。”专程从惠山钱桥驾车赶来踢球的幼儿园足球教练徐先生说。
当越来越多的足球爱好者聚集在城市公园里的足球场上,一个个民间足球俱乐部逐渐成形,并将社区足球的概念发扬光大。
“脚背绷紧,注意触球部位。”夏日的尚贤河超越灯光足球场内,一群8—10岁的少年在教练的带领下练习射门技术。“柚柚平时学习压力大、用眼多,我们专门选择场地开阔的公园足球场让他踢球,既能感受户外运动的快乐,也可培养男孩子勇敢坚毅的品质。”市民黄女士表示,等兴趣班结束时教练会安排小朋友们踢一场真正的足球赛。
另一片足球场上,迎来了理想空间俱乐部与无锡供电足球队的比赛。“俱乐部成立10年,每周二风雨无阻在尚贤河超越灯光足球场包场踢球。”理想空间俱乐部队长王永珩介绍,作为民间足球俱乐部,球员有学校老师、企事业单位员工、银行职工等,当大家脱下工装换上球衣,在脚下生风、奋力拼抢中变回追风少年。
“我们水平肯定不如‘苏超’运动员,每周的相聚让新老队员感觉像是‘回家吃饭’,足球正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邻里语言。”王永珩说。
足球回归社区,体育融入生活
是市民对幸福最朴素的向往
当越来越多足球场依托绿地建设而成,市民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免费或高性价比的足球场,比如,江阴市的新蜂樱花公园足球场是标准的8人制场地,配备灯光,场地可按需求切换5人、8人赛制;锡山区的云林生态体育公园足球场是标准的7人制足球场,配备无影灯,夜间照明充足,场地绿色草坪柔软平整,投用以来举办了多场足球赛事;梁溪区的吴桥运动公园设有篮球场、足球场,周边配备直饮水、公厕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前,我市足球场大多使用人工草皮,采访中有市民提到,能否提供脚感更好、体验更优的真草皮?
惠山区钱巷足球场草坪养护负责人吴红洲说,相比人造草,真草更“娇嫩”,需要专人养护、成本高昂,且为给小草留足生长空间,不能频繁使用。即便是人造草,踢得多了也需要更换,以钱巷足球场为例,该球场2022年8月投用,去年10月更换了一次人造草皮。
“充分利用闲置地、城市绿地、桥下空间等公共空间,依托有利地形,因地制宜建设足球场,打造‘自然里’的足球场,将‘苏超热’延续下来,助力无锡的社区足球场迎来更多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相关人士说。
▲我市“足球地图”上线,主要涵盖一些人气爆棚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