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全球最大的重力式自卸船“曼哈迪”轮在中船集团所属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成功交付。记者从该企业获悉,“曼哈迪”轮的改装项目于去年4月11日正式开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所有的大节点计划,中船澄西均按节点要求甚至提前完成。顺利交付后,该船将远赴非洲利比里亚,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运输贡献力量。
登上停靠在长江江阴段的“曼哈迪”轮,记者来到了船舱内部的管弄区。“头顶W形结构的上部就是货舱区域,整艘船有6个大货舱、1个设备舱。”企业修船事业部部长崔军介绍,“曼哈迪”轮总长253.5米,型宽43米,型深19.8米,改造后一次可运输近10万吨煤炭,“该船还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货物卸载的整个过程都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
3年多前,“曼哈迪”轮船东公司向全球发布船舶修理改装信息,引发了各大主流船厂关注。船东公司要把一艘拥有7个货舱的105000吨散货船改装为一艘10万吨级的自卸船。“该船还兼具舱内重力式和甲板输送式自卸功能,改装后成为目前全球最大载重吨的重力式自卸船。”中船澄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船特别适用于那些水深较浅或港口设施不完善、大型船舶无法靠泊或无法利用港口机械卸货的地区和国家。
重力式自卸系统是该船改造过程中的最大亮点。企业设计部副部长贾巍介绍,货物在该系统下作业,无需外力辅助,就能从货舱底部的卸货门连续流到封闭式输送带上,再通过提升装置向外驳运,尤其适用于诸如矿石等颗粒状或块状散货的海上运输,最大卸货率达每小时7000吨,将整船货物的卸货时间从常规的3天缩短至15个小时以内。
因改装时间紧、工程量大、精度要求高,“曼哈迪”轮被中船澄西修船部门列为头号重点工程。崔军透露,仅货舱区域加装耐磨板这一个环节,6个大货舱就有5000余块耐磨板共计10300平方米、12万颗耐磨板固定螺丝的任务量。为此,他们采用“模块化预舾装”工艺,同时挑选5支综合能力强的队伍进行施工,把耐磨板的安装工期从60天压缩至42天。
自卸船改装已成为中船澄西的一张亮丽名片。早在1998年,澄西船厂(中船澄西的前身)就承接了泰国籍“富士山”轮的修理,这是我国首次承接将散货轮改装成自装自卸式散装水泥船业务。此后,中船澄西又出色完成了各类自卸船的修理改装和建造任务,成功实现从自卸船修理、改装、建造到EPC的转型升级,自卸船市场占有率位列世界第一。(唐芸芸 文/李一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