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精美的陶瓷器具、历经岁月沉淀的美酒陈醋、飘逸灵动的丝绸服饰……美的东西总能打动人心。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展馆,一件件老字号产品引人关注。从时光深处走来的老字号,与满堂潮玩的新品相比,虽算得上老物件,但如融入创新色彩和时代元素,则目之所及,皆是惊叹。
薄如蝉翼的金箔薄片,究竟有多薄?一张A4纸的厚度竟是它的700倍。在南京馆展厅,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金箔锻造技艺,俗称“打金箔”,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金箔由黄金经2.5万次到3万次的敲打而形成,贴在物体表面,美观大气。“你看这铜镜,外面贴上一层金箔后就成了十分精美的文创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再看这金箔画,是我们和云锦进行的合作。”南京金陵金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苏畅介绍。
老字号中,吃穿用应有尽有。蚕丝除了可织布外,还能造肥皂,你信吗?拿起一块香皂,与普通肥皂并无二异,但却是由蚕丝所制。蚕丝皂制作技艺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古法冷皂制作技艺,南京牌肥皂负责人黄勇说:“蚕丝皂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我们结合江河湖海四大元素开发制作了长江皂、运河皂、太湖皂、东海皂,在消博会上广受好评。”
安徽沿江城市铜陵以铜得名。在安徽馆展厅,一件件以动物、植物为模型或具有吉祥寓意色彩的铜工艺品形态逼真,展示出厚重的艺术美感。铜陵观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涛今年是第三次参加消博会,“老工艺也需要大平台的推广宣传,消博会正是这样一个平台”。
老字号离不开老师傅,同样需要新人的接续努力。一批批年轻传承人从老师傅手中接下老工艺制作技艺的接力棒,开启了老字号的传承和发展之路。在湖南馆展厅,长沙紫金湘绣有限公司实习生严希凤正专注地编织天鹅戏水图,场馆内的嘈杂声丝毫没有影响她一针一线地在画布上潜心作画。
严希凤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大三学生,从小爱画画的她对传承湘绣很感兴趣。“学习湘绣技艺要学国画、设计,还要有创新和创意思维,光针法我就学了两年半,也才刚刚入门,真的是学无止境。一幅画要绣几十万针、几百万针都有,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热忱。”
一针一线,一琢一磨,手艺人用执着与坚韧铸就品牌,让人们感受到老字号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