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季
在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生效
内需和创新协同驱动的共同作用下
无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9.21亿元
以5.7%的增速开局
为全年实现5%以上的预期目标打下基础
如何看待这个5.7%?这一问题放在2025年国际贸易形势暗流涌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板”下,对照去年同期6.8%、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的高基数,有着更为多元丰富的解读。
可以说,首季报成果来之不易。更为重要的是,透过5.7%看其背后的“形”与“势”,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9.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2%等等一系列数据中,无锡讲述了一个关于“韧性”的增长故事。
产业含“新”:传统“智变”与未来“裂变”
实体经济底色是无锡经济韧性的关键倚仗。
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爆发的双轮驱动下,一季度无锡工业经济延续了“稳中提质”的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前十大工业行业增加值同比全部正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4月24日,今年无锡企业在A股上市的首家,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从2001年成立到2024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顺深耕装备制造这一赛道,逐渐形成了从模具设计到智能装备制造的全链条技术能力,成为中国铝合金热挤压模具行业标准的主编单位,打造出本地制造业以科技为舵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的微观样本。
传统产业攀高逐强的同时,未来产业的规模“裂变”同样吸睛。
前不久,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不仅是无锡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未来产业升级、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体现。截至去年底,无锡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57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达57%,在江苏省内与南京并列第一,意味着无锡企业已在机器人核心部组件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数据显示:新兴动能在首季持续释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高于工业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是一季度国内产业发展的鲜明主线,而无锡勇当“弄潮儿”、奋力“挑大梁”,既是产业强市的担当也源自生产一线的强需求。
老厂房里生产场景生发出的技术需求,成为创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优向导”。无锡灵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环锭细纱机自动接头机器人,在无锡一棉“实习”并先后五次迭代,去年底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年后收到了成立以来的首批订单,进入高速“成长期”。一边是高端、智能、绿色、安全的新生产需求、一边是国产设备替代的“巨大蓝海”,创驰电器、埃姆维等一批设备商纷纷加入抢抓设备更新机遇的大军。
去年底,无锡制定出台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给予企业资金扶持。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领域完成设备工器具投资230.52亿元、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比重为97.0%,同比增长33.2%、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7.9个百分点。技改和设备更新投资背后,是企业对于未来产业转型的心理预期。
消费回暖:“流量经济”释放内需
一季度“扬”的势头里,新经济增长点的亮眼表现,为验证增速的较高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9.6%、较去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5.6个百分点……
相关人士表示,首季“开门红”主要得益于前期政策的落地,而经济发展的韧性正源于政策精准性与市场活力的深度耦合。
一季度,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4亿元,同比增长4.9%。消费市场呈现出高质量增长态势。
“换新”激发了人们消费的热情。一季度,累计完成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8.5万辆,带动销售额超2.8亿元。全市家电3C类产品累计成交16.7万笔,销售金额近5.3亿元。汽车消费领域,限额以上累计零售额同比上涨10.3%;累计推出两轮共4万个汽车消费补贴名额,最高补贴4000元,目前直接撬动汽车消费1.6万台。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突出,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6%。
重大活动的“流量效应”更为显著。无锡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15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9.78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34.6%、27%。作为央视春晚分会场,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主舞台所在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分会场取景地之一的惠山古镇,每日接待游客量均创历史新高。
深度释放春晚“长尾效应”,锡马、樱花等文旅“爆点”持续发力,将烂漫春色转化为消费动能,一季度纳入监测的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3902.46万人次,增长39.94%,推动“春日经济”绽放蓬勃生机。自3月樱花季以来,鼋头渚景区单日最多游园赏花人数接近10万人次,本届锡马的观众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展厅销售和会展服务方面,为锡马产生了共计50500.2万元经济效益,较上届提升78.2%。
更多外国友人选择春日到无锡来打卡。异地渠道银联数据显示,一季度来锡消费200.66亿元,增长13.54%。其中无锡入境游客量(含港澳台)增长35.57%,入境旅游消费11.55亿元,占全省的17.64%。无锡在全省首创的自助填报终端、覆盖90%商圈的“外币兑换+外卡支付”系统、40家离境退税商店提供“即买即退”服务等,对提升入境游效率和质量产生明显效果。
为“消费回流”提供新支点,“首店+首展+首秀”持续打响“首发经济”。
今年以来,全市引进各类首店,涵盖餐饮、零售、文化娱乐等多种业态,多家知名品牌首店签约入驻,A3株式会社开出国内首家直营门店;盒马NB悦尚奥莱店开业;奥乐齐、7-Eleven签约落户梁溪。每个首店品牌的入驻,都能得到消费者的热情迎接,带来直接的消费增长,也通过差异化经营重塑了商业格局。
对外拓展:外贸与投资双轮驱动
客观上讲
无锡首季5.7%的增幅
意味着无锡需要保持定力和热情
以更积极主动的有为投入新的旅程
但有几个信号值得关注
一个是重大项目方面。截至3月底,50个省重大实施项目投资完成率达27.7%,3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2个;滚动实施416个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达28.6%,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新招引备案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3个。
其次是无锡外贸。1—3月全市外贸进出口1818.9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与全省持平,占全省外贸总量的13.4%。在去年同比增长9.1%的高基数之下,进出口增速“跑赢”1.3%的全国平均水平。
还有一个是外资。今年1—3月,全市新增外资项目100个,实际使用外资20.2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6%,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的39.8%,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
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寻找机遇、主动调整、开疆拓土,积极的战略姿态不仅关乎企业当下的生存,更决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紧盯国际市场需求,企业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新。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彩色超声诊断仪销往全球、川欧科技最新一代轻便型吸尘器畅销日韩市场、洲翔智能焊接机器人吸引了来自沙特、巴西等地订单。
3月,在锡山区举行的“2025无锡电动车高质量出海合作签约”活动,吸引了来自沙特、土耳其、墨西哥等21个国家的采购商代表参加,达成意向采购订单金额突破2800万美元,成功开拓了南美、东欧、中东等潜力市场。无锡的两轮电动车“跑”得更远了,印证了全球产业链对“无锡制造”的依赖。
从外贸的产品种类看,集成电路及制造设备、电子消费品、计算机零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增长有力。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走俏海外,出口910.98亿元,同比增长13.8%。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市场的开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转向新兴市场。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3个月,无锡外贸进出口中51.2%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7.4%来自东盟。
而对省重大项目的分析可以发现,多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等领域,集结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项目,既代表着无锡重点产业的先进水平,也清晰勾勒出无锡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这种“产业先手棋”的落子,使一季度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3.1、6.0个百分点。
边际改善信号增强
让无锡首季的5.7%
成为一个有较高潜力的增速
足见产业强市的动力强、韧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