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沁园新村东、西片区改造工程
即将进入验收阶段
自去年8月下旬全面进场施工以来
这片昔日的“老破旧”
如今已“焕新颜”
让居民们的幸福感“原地升温”
此次旧改规模宏大,是去年全市最大的连片改造单元,涉及194栋楼,面积约为59.6万平方米,6400户居民将从中受益。同时,还包括沁园路和辅仁路的改造。
走进小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焕然一新的门头
小区内公共区域也经过了精心打造
变成了优美的健身步道
小区楼栋外立面穿上了“新衣”
统一为米白色和灰色相间
红色的坡屋顶
解决了居民的漏水困扰
以往杂乱无章的线缆
进行了“四网合一”和管线入地处理
整个小区看起来更加整洁有序
此外 改造后
沁园新村东西片区
一共增加了49个机动车位
10个机动车充电车位
33个非机动车棚
以及5个小游园
无锡城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汤云亮
改造涉及多个维度,升级建筑屋面,提升防水性与美观度;修缮外墙立面;修复道路,合理规划停车位。单元门头新增铝板雨棚与门禁,守护居民安全。景观设计上,重新规划小区空间,打造全龄公园带等特色景观,增设适老化设施,完善步道系统。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提升雨水控制能力。小区出入口经重新设计,采用混凝土与钢结构打造门头,外包铝板并增设发光字,提升居民归属感。
居民们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园
心中充满了喜悦
居民徐复新:“我在这里住了35年了,这次改造我们很满意。”
居民孙伟良:“原来机动车都是乱停乱放,现在规划整齐以后方便了大家。”
在改造过程中
社区和施工方
充分听取了居民的意见
确保改造工程更加贴近
居民的实际需求
改造成果是居民、政府和建设方
共同努力的成果
需要通过后期长效管理维持下去
梁溪区清名桥街道沁园第一社区
党委书记 严玮
我们将继续通过微信沟通群,网格员点对点及时反映居民意见,施工方维护完成,形成闭环。
梁溪区清名桥街道沁园第二社区
党委副书记 惠薇
目前已经成立由社区、物业、居民代表组成的管理小组。物业定期巡检设施养护绿化,做好环卫和治安工作。社区设立意见反馈渠道,收集居民建议,及时反馈维保单位,保障改造成果长效维持。
最近同样收获全新居住环境的
还有滨湖区江大新村的居民们
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
是2025年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本次改造涉及13栋楼 29个单元
共321户居民
居民 邓芸:以前我们老小区,楼跟楼之间的电线非常乱,这次非常规整,外观也美化了很多。
滨湖区荣巷街道龙山社区
工作站副站长 徐赟珂
本次改造中,屋面漏水的问题已全部解决,墙面也出新。原来小区内有大约95个车位,现在增加到158个车位。小区内的强电弱电全部入地,雨污水管道畅通。小区门头焕新,主干道加宽1.5米左右,有安全隐患的背包车库全部进行拆除。目前,整体改造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2021年起
我市积极贯彻国家
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力度部署
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大幅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速度
和提高老旧小区改造标准
四年共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671个、3672万平方米
受益群众超39万户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物业管理处处长 徐丹
今年我们计划改造47个、442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通过本轮改造,我市老旧小区宜居程度将得到极大提升。截至3月底,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其中6个项目已完工,12个项目已开工,其他项目正在开展方案设计和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同时还将进行硬件改造的回头看,主要针对本轮没有改造的小区,以及可能存在问题的小区进行再完善,进一步来完善住宅小区的功能配套。
市住建部门将打好本轮老旧小区改造收官战,确保全年完成旧改442万平方米的目标,并加装、更新电梯1000部。与此同时,将探索新机制、着手启动新一轮旧改。此外,为解决民生难题,市住建部门还将扎实推进物业管理全面提升行动,抓好40个重点难点小区专项治理试点工作。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
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老旧小区
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居民们享受到
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