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在江阴顾山镇漍东村
黄家圩的蟹塘湿地
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来自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地的
百余名“追鸟人”齐聚于此
用镜头与长焦炮筒
共同记录着“生态精灵”
小黄脚鹬的翩跹身影
人潮涌动 “追鸟人”的执着守望
清晨6点,观鸟爱好者已架起设备静候多时。“昨天等了两个多小时,没有拍到。”随着晨光渐亮,蟹塘周边逐渐热闹起来,专业摄影器材在晨光中闪烁,形成独特的风景线。上午8时,蟹塘西侧围栏外已架起20余台“长枪短炮”。上海某高校观鸟社团的20名学生组成“青春方阵”,江南大学的研究生手持专业设备专注拍摄,成为人群中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观测到了鹤鹬、青脚鹬、白腰草鹬、黑尾塍鹬、林鹬等伴生鸟类,生态多样性超出预期。”学生们兴奋地表示。当“小黄”在东北侧浅滩踱步时,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如雨点般响起,惊起的涟漪在水面交织成生态的乐章。来自南通的吴为民先生啃着面包笑言:“等了三个小时,但拍到了展翅的瞬间,值!”
生态密码 候鸟迁徙的“江阴选择”
小黄脚鹬为小型涉禽,在我国为“三有”保护动物。去年4月,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在顾山镇赤岸村藕塘观测并记录到了内陆首次正式确认的鸟类——小黄脚鹬。这也是小黄脚鹬在江阴境内留下的首张影像资料。小黄脚鹬现身赤岸村藕塘湿地的消息在圈内传开后,全国各地的鸟友纷纷前来,观测、拍摄小黄脚鹬踱步、觅食的身影。
顾山镇赤岸村拥有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和大面积的湿地,为野生鸟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近年来,村民积极投身于生态保护实践,于2021年筹集资金修建观鸟台、完善步行栈道,不断扩种树木,以减少人类活动对鹭鸟的影响。今年,该珍稀物种连续第二年现身江阴湿地。黄家圩蟹塘湿地因为实施“生态养殖 + 湿地保护”模式,为迁徙鸟类提供了理想的中转站,也让这个平日里寂静的江南小村,在清明小长假首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观鸟热潮。
生态好不好,候鸟“用脚投票”。近年来,江阴以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为引领,不断涵养优化生态环境,通过生态补偿、湿地公园创建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的面积和范围,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让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在暨阳大地上演绎生生不息的故事,江阴生物多样性频繁“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