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皆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也蕴藏着许多宝贵的中医养生之道。
江阴作为“中医之乡”,中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更好地弘扬中医文化,持续擦亮中医文化名片,本平台联合市中医院共同推出《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系列,和大家分享实用的节气养生方法。
“又见一年春草绿,
梨花风起清明时。”
今天20时49分
我们将迎来清明节气
清明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也是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
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
标志着仲春和暮春的交替
是春日过半的标记
此时节
草木开始萌芽现青
万物欣欣向荣
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最宜踏青寻春
借清明之食
养脏腑之安
清明,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是顺应天时调养身体的好时机。中医讲究 “天人合一”,饮食养生需顺应节气变化,在清明时节,借由合适的食物,大家能够滋养脏腑,让身体达到一种安稳和谐的状态。
柔肝养肝,顺应春气
春季对应肝脏,清明时节养肝正当时。从五行角度看,肾水生肝木,肺金和肾水互生,因此,滋肾润肺也能起到养肝的功效。
饮食建议:
➯多食用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油菜等,富含叶绿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适量食用枸杞子、菊花等,可以泡茶或煮粥,具有清肝明目、滋补肝肾的功效。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损伤肝气。
健脾利湿,调理肠胃
清明时节雨水增多,湿气加重,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饮食上应注意健脾利湿。
饮食建议:
➯多食用山药、薏米、莲子等,可以煮粥或煲汤,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的功效。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补肺之品,增强体质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肺之品以增强体质。
饮食建议:
➯可以煮一些百合银耳羹、冰糖雪梨水等,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润燥的功效。
➯适量食用杏仁、核桃等坚果,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饮食有节,健康常伴
清明时节,除了注意饮食搭配,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吸收。
➯保持愉悦心情:良好的心情有助于消化吸收,促进身体健康。
推荐美食
美味药膳
荠菜豆腐羹
食材:
嫩豆腐200g,荠菜150g,香菇50g,胡萝卜30g,水淀粉20g
做法:
1、将豆腐切小丁,荠菜焯水切碎,香菇切丁,胡萝卜焯水切末;
2、锅中加清水或素高汤500ml,放入豆腐丁、香菇丁、胡萝卜,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0分钟;
3、加入荠菜碎,调入盐3g、白胡椒粉1g,倒入水淀粉勾薄芡,淋香油5ml即可。
养生茶饮
辛芷通窍茶饮
成分:辛夷、白芷、桂枝、当归等
特色养生饼
黄精枸杞糕
成分:枸杞、黄精粉等
四序无如春最好
一春最好是清明
在这个美好的节气里
愿我们不负春光
心怀感恩,笃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