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天,采茶正当时。
作为环太湖重要的旅游区域,茶叶是无锡市滨湖区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境内108公里长的太湖岸线上,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山水城、胡埭、马山等多个重要产茶地,茶园总面积超过了5000亩,茶叶年产值近四千万元。
近年来,当地持续探索生态保护与茶产业增产增效相统一,深度推动茶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业态融合发展,“茶+”融合效应凸显,湖湾茶产业链持续做大。
湖湾产茶,但在这里,茶叶,不止于茶。
是茶叶,也是高科技产品
无锡南部,雪浪山主峰高146米,是“太湖第一峰”,站在山顶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雪浪山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昼夜温差适宜,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据史料记载,无锡最早的茶就是雪浪山的本山茶,明清年间被御定为“贡茶”而名扬天下。
山顶贡茶园内,现存的148棵古茶树栽种于1680年,已有近350年“高龄”,无锡名茶“太湖翠竹”就是在雪浪贡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
2日清晨,贡茶园内,年轻的茶农们正穿梭在148棵古茶树之间,身背茶篓、手指翻飞,熟练地将一颗颗嫩芽采摘下来。采茶指导专家王春说,今年3月初倒春寒,春茶开采时间比往年延迟了10天左右,但是茶叶长势很好,品质比往年更佳。
茶叶品质好,制茶工艺也提升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山水城不仅对雪浪贡茶炒制工艺、品牌包装等进行了大幅度提档升级,同时融入了状元文化,打造全新雪浪山IP——“雪浪贡茶1680”,助力雪浪山景区加速出圈。
在制茶车间内,刚刚采摘的鲜叶经过摊青、杀青、初揉、热揉、搓团等15道工序后,浓郁、醇厚的茶香便四溢开来。王春介绍,为了让名茶更金贵,今年的雪浪贡茶一改以往的机械加工方式,复原并创新古人记载的迭扬技法,同时使用炭焙工艺提香,制作出来的茶叶不但外形紧细卷曲,而且茶汤嫩绿透亮带有独特花香,滋味醇厚回甘。
在滨湖,不仅后道茶叶加工用上了高科技,位于前道的茶叶种植、品种选育等也有高科技赋能。
位于马山嶂青村的时茗园拥有茶园200余亩,近年来,时茗园引入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在茶叶种植时,实现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智能灌溉系统精准作业。同时,每一罐成品茶都拥有“数字身份证”,扫码即可追溯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
好品质+强科技,从“卖一季”到“卖四季”,湖湾多个品种茶叶每斤单价从原先的数百元涨到了现在的数千元,一片小小的茶叶实现了向“黄金叶”的转变。
是茶园,也是农文旅景区
行走湖湾茶园,和采茶同样火热的,还有各地以茶为媒打造的茶旅融合消费新场景。
在雪浪山贡茶园,茶田内除了有采茶工忙碌的身影,还有不少游客停下脚步,拍摄忙碌的采茶过程。
是茶园,也是农文旅景区。贡茶园所在的雪浪山是2025年央视春晚无锡取景地之一,山顶的天空之境也是春晚无锡分会场开场第一景。
站在天空之境平台上,近可赏雪浪山、龙王山等青青山脉,远既可观无锡北部城市高楼大厦的雄伟身姿,也可见南部太湖岸线长长的天际线。在完成“春晚取景地”这一重要功能担当后,这里又变成了太湖边重要的品茶地和欣赏落日的重要打卡地,高峰日均接待游客接近3000人次。
据雪浪山景区负责人杨斌杰介绍,眼下正是春茶采摘旺季,为了拓展“茶叶+消费”“茶叶+旅游”等消费新场景,景区推出了“门票+品茶券”的58元旅游套票,并开通了供游客上下山的接驳车,吸引游客品茶、体验茶文化。
据了解,今年清明小长假景区还将举办“到雪浪山,走状元路,品贡茶香”活动,通过宋代点茶表演、茶道知识科普等形式,形成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旅共融共享的消费新业态。
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当地也推出“茶叶+”等各式新消费场景。这个春天,度假区时茗园在茶园内新辟了一片休闲区,“混搭”运动、民宿和茶道等元素,打造出一个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时茗园负责人姜胜权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会迎来一批游客,他们在这里实现了品茶、踢球、住宿、休闲等多方面的消费需求,感觉新鲜又温馨。
胡埭紧紧依托状元古道、中湾等特色区域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旅居经济,发力打造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富安·状元里”沿山旅居带,辐射范围达6平方公里。“茶叶+”卷起的新消费也出现在这条旅居带上,当地在茶园环绕的中湾地区陆续引入了山茶屿咖啡、状元农场、萌宠乐园等消费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新体验。
是茶品,也是高等级文创
除了在制茶技艺、茶旅融合上寻求新突破,今年滨湖还在品牌包装等方面谋求创新,将区域自然景观、茶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把一片小小的茶叶打造成为既有传统韵味又富有时尚气息的高等级文创产品。
据了解,雪浪山贡茶园一旁的蒋子书院,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蒋重珍的读书之地。此次“雪浪贡茶1680”品牌包装融入了状元文化,古风十足,让人眼前一亮。整个外包装以明黄色为基调,正面印有“八德水润御茶韵,三百余载古木香”等古体字,盒底对雪浪贡茶的历史有着详细介绍,并注有冲泡方法。
包装盒内,印有蒋子阁、烟云亭、贡茶等众多雪浪山元素的水墨画映入眼帘,盒内还配有古色古香的书签,进一步强化雪浪贡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内外兼修”助力茶叶附加值的提升。
依托丰富的茶资源,在深挖茶品文化内涵上,今年山水城从“贡茶之源、贡茶制造、龙潭泉水、状元茶道”等方面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在发力打响辐射环太湖的“太湖贡茶院”品牌的同时,持续做大集观茶、采茶、制茶、品茶、购茶于一体的茶旅文化产业链。
作为“富安·状元里”旅居带上重要的特色农产品,胡埭在推出“状元红”“尚书春”等地域文创茶的同时,也专门设计了“书香味”十足的包装,并将状元文化等地方元素融入茶叶推广中,打造具有东方韵味的文创产品。
品牌包装不断上新,茶叶本身也在注入文化IP。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滨湖茶文化,在3月31日举行的2025无锡“滨湖印迹”非遗雅集主题活动暨春茶开园文化活动上,滨湖区不仅向外界展示了不同区域的状元茶、灵山福茶和雪浪贡茶,同时正式开启《滨湖茶经》素材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与滨湖茶相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故事、诗词歌赋、老照片、制茶技艺等素材。
在这次春茶开园文化活动上,太湖贡茶院“雪浪贡茶1680”研发、茶叶数字加工物联网应用、太湖藤茶综合利用开发等一批茶产业项目同时签约落地。
茶品质不断提升,茶文旅加速融合
太湖108廊道
这条见证湖湾茶叶成长的生态廊道
既连接着无锡茶的历史
也连通无锡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