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江阴市各公墓迎来祭扫高峰。为倡导文明新风、保障祭扫安全有序,日前,市民政局联合殡葬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多项便民举措,通过设立清晰墓区指示牌、增设便民服务点、推广“鲜花祭扫”等行动,让传统节日更显文明与温情。
昨天上午,记者在花山公墓入口处看到,新设立的墓区指示牌格外醒目,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提供便利。“往年找墓位要绕很久,今年跟着指示牌走,几分钟就找到了。”前来祭扫的市民张女士表示。据了解,花山公墓占地约360亩,共设置墓位近4万个。针对往年部分市民反映的“找墓难”问题,今年公墓管理处将墓区划分为不同片区,并增设分区标识,实现精准引导。
“考虑到清明期间人流量大,我们提前招募了百余名志愿者,分布在咨询、引导、应急等岗位。”江阴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周程介绍。在墓区核心区域,传统的香烛纸钱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黄白菊花。“烧纸钱既不安全,又污染环境,用鲜花祭扫同样能表达心意。”在市民胡启航看来,文明祭扫已成家庭共识。
据悉,市民政局从3月初起,就通过社区宣传、线上倡议、墓区管控等方式推广绿色祭扫。花山公墓严格实行“禁燃禁烧”,并推出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截至目前,花山公墓已接待祭扫群众超10万人次。一束鲜花、一份追思、一场文明之约,江阴正以暖心服务与创新管理,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时代文明风尚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