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种子从暨阳大地破土而出:年产2万吨锂电池用材料技改项目已全面投产,年新增45000吨功能性高分子膜材料扩能项目助力打造数字化工厂,年产10万吨齿轮深加工项目持续更新关键设备……眼下,江阴企业正开足马力,通过技改“上新”,实现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掀起产业升级滚滚“春潮”。
走进江阴新仁铝箔科技有限公司8万平方米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自动化产线上一卷卷铝箔有序产出,现场却几乎看不到工人。对这样科技感满满的场景,该公司设备管理人员张士龙习以为常,全程参与项目建设、投产的他,最能直观感受到“技改”的力量。“公司从2022年开始建设年产22万吨锂电池用材料项目,其中2万吨为技改项目,已全面投产;20万吨为新上项目,目前已部分投产,预计6月份能全面投产。”洁净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的运输系统、智能化的生产流程,这些都是新仁铝箔“拿得出手”的家当。
作为国内首家专业生产电池铝箔的大型一体化企业,江阴新仁铝箔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从铝土矿到涂碳铝箔的全加工流程。此前,企业产品主要包括铸轧板带、铝箔坯料等,技术门槛低、附加值不高。而对厚度、平直度、板型波动值等技术指标要求严苛的电池箔等产品,称得上是行业内的“高精尖”。瞄准这一目标,企业近三年来持续投入约20亿元,其中技改投入超2.16亿元,引入高端设备,进一步提升其在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转型升级后,公司主要生产电池箔、无菌包及药箔产品,预估今年一季度产销值将达到3亿元。”该公司技术研发负责人王安祥估算,随着产品的迭代升级,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
好项目“热辣滚烫”、大项目“拔节生长”,技改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新增45000吨功能性高分子膜材料扩能项目,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进口替代,同时推动我国生鲜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促进行业优化升级。恒润环锻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齿轮深加工项目,将降低齿轮零配件成本,显著提升风电齿轮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填补国内高端齿轮制造领域的空白,同时助推产业加快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近年来,江阴持续推进“千企技改”工程,大力支持引导企业引进新设备、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逐步实现企业扩规扩能、质量提升、转型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在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等体系支撑下,一批批技术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一个个“老树发新枝”的转型升级故事正在暨阳大地生动上演。去年,全市实施技改项目267个,完成技改投资202.44亿元,同比增长6%,投资总量居无锡各板块首位。
产业升级“春潮”滚滚,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精心布局、超前谋划,储备并实施一批更具前瞻性、引领性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以“上新”促“焕新”,提“智”增效、向“绿”升级,为江阴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