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皆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也蕴藏着许多宝贵的中医养生之道。
江阴作为“中医之乡”,中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更好地弘扬中医文化,持续擦亮中医文化名片,江阴发布联合市中医院共同推出《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系列,和大家分享实用的节气养生方法。
春雷响,万物长
今天(3月5日)16时07分
我们将迎来
惊 蛰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惊蛰,又名“启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张岚 摄
惊蛰也是
最有生命力的节气之一
“惊”是指春雷的响动
惊醒了正在冬眠的动物
而“蛰”是指蛰虫等小动物
是春雷惊醒的对象
“惊蛰”二字描绘出
春雷惊醒万物复苏的景象
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张岚 摄
惊蛰至,顺时而食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惊蛰时节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展,此时进行饮食调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多吃辛甘,升发阳
气中医认为,春季与人体的肝脏相对应。惊蛰时节,肝阳之气渐升,饮食上宜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以助阳气的升发。
韭菜,性温、味辛,做一盘鲜香的韭菜炒鸡蛋,嫩绿的韭菜搭配金黄的鸡蛋,色彩诱人,营养丰富。
春笋,作为春天的时令蔬菜,味甘、微寒,清炒能最大程度保留其清甜脆嫩的口感,让人品尝到春天的味道。
此外,大枣补中益气,花生养血健脾,也是不错的选择,适量食用对身体很有益处。
增食野菜,营养均衡
惊蛰时节,各种野菜开始生长,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荠菜,被誉为“菜中甘草”,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做成馄饨,鲜美的汤汁搭配着清香的荠菜,味道十分鲜美。
还有马齿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成分,凉拌清爽可口,能帮助人体清除体内的湿热之气。适量食用野菜,不仅能为身体补充营养,还能让我们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
少食酸物,顾护脾胃
春季肝旺而脾弱,酸性食物会使肝气更旺,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像话梅、山楂等酸性较强的食物,要适当控制食用量。可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薏仁等,不仅增强脾胃的功能,还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惊蛰时节
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养生
调整身体的状态
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
食谱
芹菜炒香干
原料:芹菜200g,香干100g,红椒1个,蒜2瓣,盐适量
做法:
1、芹菜洗净切段,香干切条,红椒切丝,蒜切片。
2、热锅凉油,爆香蒜片,加入香干翻炒至微微焦黄。
3、加入芹菜和红椒翻炒至断生,加盐调味即可。
茶饮
利咽润喉茶饮
成分:胖大海、甘草、西青果、菊花、桔梗、金银花等
养生饼
石斛老白茶糕
成分:铁皮石斛、白茶等
良辰已至,好景初醒
让我们积蓄力量
踏春而行
一起拥抱美好的春日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