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一个以爱为名的浪漫日子,古运河畔的清名桥上,一场来自无锡民族乐团的民乐版《玫瑰人生》快闪演出刚刚结束,但那用东方丝竹演绎的法国经典香颂,却如风过境、如影随形,悄然流过在场每个人的心中。而这,也正是无锡古运河隔空向巴黎塞纳河发送的一份浓情城市祝福。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民乐合奏《太湖美》婉转悠扬。5月21日,“丝竹的香颂 中国民乐无锡周”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22日,“丝竹的香颂·来自无锡的东方之声”音乐会在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现场,来自无锡民族乐团的乐手们,通过经典曲目演出、民乐活态展示等形式,以民乐为载体,把江南好风光娓娓道来。当吴地风雅邂逅法式浪漫,一场全新的“双城故事”也正通过无锡民族乐团演奏家们的指尖悄然展开,不绝如缕……
啼声初试 锋芒展露
很多人不知道,此次在中国民乐无锡周上表现亮眼的无锡民族乐团其实是一支成立至今不到四年的年轻乐团,也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职业民族乐团。但这群年轻人初出茅庐就技惊四座,2020年11月20日,乐团的首场音乐会《梁溪华章》便大放异彩。乐团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梁溪音诗》荣获第五届江苏文华奖优秀节目奖,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荣获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型音乐作品奖,《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民族管弦乐《梦华江南》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今年,乐团作品《梦华太湖》又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将无锡的民乐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在不久前的4月10日,无锡民族乐团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六首原创作品将整场音乐会包裹在无锡民歌、锡剧、苏南吹打、江南丝竹等元素中,奏响了独具江南风格的民族交响《梦华江南》,赢得了众多艺术家的认可和观众们的连连叫好。中国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育熙当场评价:“短短几年,无锡民族乐团就迈进了全国优秀民族乐团的前列,真是惊人的奇迹!”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则表示:“在这几年的成长与历练中能感觉到,无锡民族乐团这支年轻队伍充满了阳光和温暖的气息。”
然而,对于无锡民族乐团来说,首次进京演出,更像是一场“进京赶考”,意义重大。在无锡民族乐团团长黄杨看来,“国乐之春”是一场业界高水平专业院团的聚会,15支乐团、12位指挥名家、19场高水准的民族音乐会同台竞艺,当天无锡民族乐团的音乐会有北京众多专业院校的师生来现场,其中有些是专程到剧场来认识无锡民族乐团的,所以压力肯定会有。但结果令人惊喜,年轻的无锡民族乐团精彩演出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得到了诸多业界人士的肯定。
守正创新 民乐常新
那么,建团发展短短四年,这支乐团是如何做到的呢?
成团之初,全团的平均年龄仅25岁。考虑到观众对无锡民族乐团的认知度不高,这些秉持民乐信仰的年轻人,在明晰并坚守乐团“江南丝竹”风格基础上,运用多元创新理念与手法进行富有创意的转化,积极拓展演出市场,打响无锡民族乐团自己的品牌。
融合创新,无锡民族乐团先后推出一系列让人印象深刻的音乐会。黄杨介绍说,“比如说《满江红》国风诗词音乐会,创意融合了古代诗词与民族音乐。我们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创排了国风动画视听音乐会《国乐闹天宫》,很受小朋友们喜欢。还有在薛福成故居举办的诗情画意沉浸式主题音乐会,接下来还要打造宋代美学园林实景演绎《他乡是故乡》等。”
而在演出形式丰富多变的外表之下,无锡独特的文化基因却始终根植于乐团的作品及表演内核中。江南民歌《无锡景》几乎在每一场演出中都会出现,乐团通过配器、音乐语言等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视听体验,去解读无锡的风土人情。而在日常的排演练习中,学习、赏析锡剧也成为每一位团员的“必修课”。
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邓建栋介绍说,从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为无锡民族乐团的发展明确了坐标定位,那就是秉承创作吴文化、江南文化以及太湖文化为特色的时代精品,努力继承和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形态和艺术特质,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就是无锡民族乐团艺术追求的底色,是乐团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气质。
随着《吴风鼓乐》《梅之韵》《梦华太湖》等一首首原创曲目的推出,无锡民族乐团的形象逐渐丰满,职业化道路越走越坚实。自民乐团成立以来,累计完成了500多场演出,几乎每一场演出都座无虚席,谢幕之后还要加演,观众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非常好,很震撼!每一次都是对我们心灵的洗涤。”有观众表示。“我觉得民乐团的演出也并不是偏老龄化,有好多学生基本上每一场都来观看。”也有细心的观众留意到观众的年龄层在悄然变化。“在无锡民族乐团的多场演出当中,我们有意识地融入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元素,我们也看到观众群体、从资深爱好者,慢慢发展到青年人甚至是学生群体。”对此,无锡民族乐团的首席指挥孙鹏感受更深。
音乐会之所以打动观众,既源于作品的精湛,又源自民乐团对作品的深情诠释与创新表达。“我们第一步先以不同的文化和音乐类型相结合,以音乐的本体和不同形式的展现来为观众去呈现这种变化。接下来可能有一些多元文化的结合,比如推出乐剧,展现阿炳或者刘天华的一生,甚至以小电影形式去做一个更多元化的推广。”孙鹏进一步介绍说。
多元合作 奔赴未来
成立四年来,无锡民族乐团不断扩大着民乐推广的“朋友圈”。作为来自中国“民乐之乡”“二胡之乡”的本土民族乐团,无锡民族乐团能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离不开无锡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重视与关心支持。2023年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梁溪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无锡民族乐团,为乐团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双方将开展创研民乐旅游线路、举办民族乐器高峰论坛、邀请名家名团演出、打造文化艺术培训基地等一系列合作,用好、擦亮民乐这一城市名片。
地方的支持为无锡民族乐团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与业内顶级乐团、院校的合作,又为乐团的飞跃带来了新动能。建团以来,无锡民族乐团先后与香港中乐团等著名乐团结为友好乐团,携手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等单位,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乐团保持与国内多位知名演奏家、作曲家的委约合作,常态化邀请各具风格的演奏家合作排演,以此丰富乐团表演曲库,更是在融合创排中兼容并蓄形成风格,也历练了年轻的队伍。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无锡民族乐团不忘传承使命,尽心培育,让民乐的种子在无锡大地“生根发芽”。“我们跟无锡大剧院一起组建成立了无锡青少年民族乐团。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青少年民族乐团的建设力度,也要跟学校合作开展进校园的艺术培训。”无锡民族乐团团长黄杨介绍说,接下来乐团还会更多地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将高雅艺术送到百姓身边,并积极筹备组建面向中老年群体的爱乐民族乐团。
以乐为媒,美美与共
走出去,向世界展现属于无锡民乐的无穷魅力!近几年无锡民族乐团不仅在东北、浙江、上海、北京等国内多地巡演,还频频“出海”,2023年出访澳大利亚参演第二十一届布里斯班中华文化艺术节,今年年初又赴老挝举行“春之乐章”音乐会,赴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四城参演2024加拿大春晚。5月9日,无锡民族乐团还在毛里求斯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梦华江南》音乐会,来自东方的艺术家用优美的中国民乐征服了现场观众,他们表示,中国艺术家精湛的演技让他们用耳朵欣赏到了江南美景,“就像来到了中国江南,经历了一次奇妙的音乐旅行”。此次音乐会不仅在毛里求斯成功举办,还计划在俄罗斯等地举办,并考虑在其他国家继续推广。这个五月,无锡民族乐团的美妙乐曲已在法国、葡萄牙奏响,并将在28-29日在俄罗斯举办两场精彩的音乐会。“一方面展示中国民乐、江南文化的风采,另一方面也通过音乐讲好江南故事、无锡故事、中国故事。”黄杨如是说。
“未来乐团还将创作出更多具有无锡本土特色的作品,来展示无锡文化的魅力。”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邓建栋透露,下一部作品《运河诗篇》将在今年正式演出。无锡民族乐团团长黄杨表示,只有立足本土、立足城市文化基因,才能找到乐团的“魂”。无锡民族乐团将努力继承和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精髓,展示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艺术形式,致力于把优雅的“太湖之声”传遍海内外。
胡弓为笔,琴弦为卷
关于无锡民族音乐的
新篇章已然翻开
独具江南风味的无锡民乐
自锡惠山麓而来
正随风远飘到五湖四海
越来越多的城市
民乐
作为无锡城市文化名片之一
正闪烁着愈发亮丽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