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智汇锡,融聚未来
金秋10月
无锡与北京再度“同框”
产业与资本的双向奔赴正当其时
一场跨越千里的产融对接会
为两地的协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10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无锡市产融合作对接会暨“创投无锡”太湖人才金融路演第177期活动在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举办,10个京津冀地区优质项目参与路演,70余家企业、投资机构参加活动,活动以“京智汇锡 融聚未来”为主题,人才、项目与资本精准对接,这场跨越千里的产融“双向奔赴”,让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种子在政策护航下生根发芽。
京锡“牵手”
跨越千里筑产融桥梁
自去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两地的联动协作持续升温。海淀区是全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集聚顶尖科研院所、头部创新企业与高端人才;无锡是长三角产业创新的“强引擎”,在生物医药、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构筑起雄厚的产业基础与鲜明的发展特色,双方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上的互补优势不断释放。
“此次对接会搭建了两地‘双向奔赴’的平台,实现资本与实体需求的精准对接,进一步推动海淀的创新活力与无锡的产业实力深度融合。”无锡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王路新在致辞中介绍了无锡的产业生态和资本实力,期望引入更多的科技成果、新质生产力在无锡落地生根。


活动现场,一批银企合作项目同步启动,北京银行无锡分行 “私行中心・企业之家” 正式揭牌,标志着该行推动京锡两地 “总分联动、投贷一体” 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全面起航。未来,北京银行将深度扎根两地市场,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专业化、定制化金融服务。
人才“共舞”
擦亮城市人才品牌

“无锡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更拥有全方位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支持。”活动现场,无锡(京津冀)创新合作中心主任潘彬宾全面推介了无锡人才、产业支持政策,包括无锡科技创新“1+4”政策体系、平台支撑、资金支持等硬核内容,向京津冀地区的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发出诚挚邀请,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在无锡领先转化、抢先成势。
一组数据展示了无锡的实力,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63万亿元,营收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增加到7个,未来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企业7300多家,注册基金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股权投资活跃度连续三年全国前十。
目前,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167家,总市值超2万亿元,其中A股125家、全国第7,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连续5年上榜“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为企业家、投资人和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诚邀各位踊跃报名‘中国好团队’,共筑创业梦想。”会上相关人员介绍了《中国好团队》栏目,这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和无锡市委组织部联合出品的国家级科创人才节目,以市场主体投资人才、以科创园区承载人才、以头部企业赋能人才、以人文栏目展现人才,为创业者量身打造“政策包”与“资本活水”,助力人才创业团队高科技创业、高效能融资、高质量落地。
项目“竞秀”
打通跨区域科创转化通道
路演环节,12个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项目依次登台亮相,其中10个项目来自京津冀地区,涵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这些项目中既有来自海淀区的前沿技术成果,也有扎根无锡的产业化项目,行业专家、股权投资机构及银行代表组成的评审团,从技术壁垒、市场潜力、盈利模式等维度为项目 “把脉问诊”。




“北京的研发优势与无锡的制造实力堪称天作之合,这种优势互补正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密码。” 一位北京创投机构代表的观点道出了现场共识。在场投资机构代表普遍认为,本次路演项目兼具技术 “硬实力” 与市场前景,后续将进一步洽谈项目细节。
作为无锡金融路演的标志性品牌,“创投无锡” 自2016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公益性、专业性、持续性的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成功举办176期,服务国内外1000多个路演项目,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无锡,推动众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此次走进海淀区,我们不仅要促成一批合作项目,更致力于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产融合作从‘见面握手’向‘持续牵手’转变。”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场集政策解读、前沿分享、项目路演、精准对接于一体的产融活动,不仅搭建起 “人才—项目—资本” 的生态桥梁,更为两地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协同动能。
未来
无锡市与海淀区将继续以人才为纽带
以资本为桥梁
让更多人才在双向奔赴中实现价值
让更多项目在协同发展中绽放光彩
为区域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树立行业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