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司机李涛在高速公路无锡段遭遇追尾事故,他点开无锡交警发来的“e路通”事故快处平台链接,打个视频电话就案结事了。追尾、靠边、报案、定责定损、保险报案,前后共计5分钟。
“e路通”不仅刷新了李涛的体验,更极大提升了交管部门处理事故的效率。根据估算,“e路通”上线以来,为交警节约时间超1亿分钟。视频快处平台被公安部点名表扬并在全国所有城市推广。
这个软件背后,凝结着基层交警房子元10余年来事故处理的经验与思考。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到无锡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副大队长,年轻“小房”坚持的理想始终没变。手写不下100个版本的思维导图,他凭着一股韧劲,让“e路通”从纸上到线上。
科技解放警力:哪怕人均少出一次警
“做交警最怕遇到恶劣天气,事故会明显增多,最夸张的一次,我一边处理着手头的事故,一边眼看着后面的车辆连环撞过来,可怕的是过程中的无力感。”房子元说。
为了彻底解决事故处理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2022年3月,房子元下定决心带领团队开启创新之路——研发“e路通”。他们梳理此前的交通事故,发现其中约80%都属于轻微事故。这背后,除了当场的等待,还有事故双方持续数日的“拉扯”,和不得不被耽误的旅程。
好的平台,应该融合“专业+机制+大数据”。2022年,无锡交警打造的“e路通”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平台被公安部点名表扬并在全国所有城市推广。而项目开始前,房子元带领团队研究发现,最难的一环是数据:此前的视频快处平台,只是从线下生硬搬到线上,交警只能算换个地方处警,关于车辆的保险、信息、人口等内容需逐个统计,完全没有发挥数据的作用。然而,想让一个地级市撬动全国的车辆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怎么办?房子元找到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彼时,房子元已经手写了不下100个版本的思维导图来设计视频快处平台,多次联系拜访公安大学当年的老师,商讨如何完善各个模块。万事俱备,只欠数据的“东风”。“你这个平台思路非常好,而且具备全国推广价值,我们联合开发,一起打通数据流和业务流。”对接数次后,交科所相关负责人给予了回复。
平台在测试阶段又遇到麻烦。老百姓遇到事故报警时,常遇到视频不清晰、画面有卡顿、调取摄像头不对的情况。研发队伍排查原因发现,此前大家用的是同一版本的手机做内测,不同款式的手机程序代码不同,一套“方法论”不能一以贯之。那就用笨方法,找齐所有的手机型号,看看怎么改!
房子元又带着团队和系统在手机销售点“扫店”,连续14天测试了市面销售的400多款手机,试图寻求统一的方法。“手机的款式不断推陈出新,我们解决了现有的型号,未来再出新的型号怎么办?”眼看着事情陷入僵局,团队中的一名技术人员突然提出:“微信调取摄像头的规则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借用这个思路?”
从“死胡同”中退出来,最难的摄像头问题解决,剩下的事情就是细细打磨:画面卡顿掉帧,那就一帧一帧、半帧半帧减到画面顺畅为止;视频嘈杂,那就采用降噪方式。部分事故方需要就医,就排除万难打通交警、保险与医院的三方合作,不用垫付一分医疗费,当事人只需凭借一个二维码,实现“一码维修、一码结算、一码取车”。
2023年4月,全国首创整合汇聚公安、保险、医疗“数据流”和“业务流”的“e路通”事故快处平台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无锡已累计视频处理交通事故70万余起,保险直赔金额超过2.3亿元,一共为交警处理事故节约了超1亿分钟,为全国交管部门累计处理交通小微擦碰事故超过2000万起。“e路通”也获得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赛一等奖、2023世界智慧城市大奖、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民心工程奖等奖项。
专业赢得口碑:哪怕多安抚一个家庭
机敏、细心、执着、热血,是公安大学的老师对年轻“小房”的评价:狂奔千米抓贼,跑得鞋子飞掉;挨家挨户走访,对比一个片区的监控,替一个因车祸失去奶奶的婴儿找到了家;在一张车辆违章罚单里,发现了13年前旧案的蛛丝马迹,替瘸腿老伯千里追凶到枣庄,抓捕肇事者……
“事故交警处理的是事故,背后可能关乎一个、甚至几个破碎的家庭。很多案子里家属是带着悲痛来、带着悲痛走,我们能安抚到的情绪非常有限。”房子元说。尽管会被误解、会被遗忘,但处理事故这些年来,事故中婴儿的家属给他寄来的山西特产,找到肇事者的瘸腿老伯的一声真诚致谢,始终温暖着他的从警生涯。
曾经的老师的评价,佐以10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凝练出更强专业度,让现在的“房队”更加踏实可靠。2024年,房子元被聘为“第三届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专家”“江苏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处理专家”。
2024年年底,无锡市区某道路匝道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属地交警判断是意外,但事故发生地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者,还原事故真相存在诸多困难。直到交管支队组建一支小队尝试破获“悬案”,房子元担任负责人。
当办案小队来到事发地时,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已然难以给出有力判断。坑坑洼洼的路面,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意外身亡也不是没有可能。办案小队一番搜寻,判断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找出事故原因。“房队没有放弃,依然带着我们在事故地方一圈、一圈地走,终于在案发处2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摄像头,但摄像头并没有拍到电动车的踪迹。”交管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民警赵可说。
“有光斑!不同的车经过,反射出的光斑不一样!”逐帧查看视频后,重要线索出现。案发地为匝道口,夜晚驶过的车辆灯光会反射到上层高架的底部。“汽车是平稳迅速划过的大灯,电动自行车是一闪一闪的尾灯。不同的灯光让我们有了判断电动自行车通过匝道的具体时间。”有了前后车辆通行的精准时间、距离以及大致速度,电动自行车与前后车辆相遇的可能性,通过数学公式在一张A4纸上一点一点复现。
“可以确定地说,后面驶过的三辆轿车,与电动车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存在相遇的可能。排除其他原因,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是意外身亡。”房子元向家属告知。确切结果已出,家属沉浸于悲伤情绪,难以接受事实。“我老公白天工作晚上兼职,要不是家里条件困难,怎么会这么辛苦!”事故当事人的妻子不停向交警哭诉。
案结事未了,心底依然是那个热心肠的“小房”开始琢磨:有没有办法帮助拿到赔偿?房子元走访其工作地、兼职单位,发现公司为其购买了意外身亡险,而他的情况也符合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险的赔偿要求。“铁脚板”继续走起来,一番奔波,房子元帮助家属争取到了最大限度的赔偿。
专业与执着,换来的是老百姓的口碑与房子元心里的踏实。2023年以来,无锡市涉及交通事故处理信访投诉案件环比下降28.3%。2024年以来,无锡市累计线下调解案件15.18万起,路救基金累计垫付交通事故医疗费用5271万元,同比上升50%。
数据优化治理:哪怕每年少一起事故
“你一个小交警,管这么多干啥?我早上出门种菜也不给?”2025年4月,宜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交警对住在宜兴市万石镇的邓老伯上门宣教时,老伯不耐烦地说。
宣教时被百姓质疑是常态,房子元坚信,提前预防好过亡羊补牢,不管老百姓什么态度,安全知识必须点对点送到位。
传统的事故处理机制,是事发后民警被动处理。然而,什么是真正的全流程闭环?发生一起事故、查清一批原因、整改一批问题,将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
无锡哪条路为事故多发地?问题究竟是什么?一个片区的基层交警可能会对每一条路的故事娓娓道来,但无锡市如何有一个统一的抓手,标记事故黑点,为道路整改作出科学参考?
基于“e路通”的数据基础,房子元带团队自主研发的“路患清”态势分析平台、“骑行守护”风险预警模型一一上线。前者充分挖掘无锡交通事故背后的“价值”,挖掘数百条高危道路,逐一整改,压降交通事故风险;后者则整合了无锡市主要外卖平台的日活数据,挖掘外卖小哥事故的原因,为外卖系统提供措施建议,推动外卖行业安全。
两个平台年均下发3000多条隐患整改指令,逐一盯办整改;推动无锡市6000余处交通设施小微改造,154条重大风险道路隐患全部整改清零。
“路患清”还透露出另一重要信息,无锡市发生的亡人交通事故中,超六成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意味着,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亡人事故量就能进一步压降。“我们的策略是,用身边人、身边事,把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提上去。”房子元说。
2025年4月下旬,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在万石镇旁的宏宇路上由北向南左转时,与本地79岁村民许老伯驾驶的自行车相撞,造成许老伯当场死亡。据事故调查,许老伯打算去看看马路对面的菜地。图省事,逆行了。
房子元带队去勘查现场,再一次圈了老年人出行安全这一重点,指令属地中队将相关视频、图片做成交通安全宣传材料,进村挨家挨户宣传。5月,属地交警再次宣教到邓老伯家时,老伯看完资料问:“交警同志,你说去菜场走哪条路更安全?头盔下次一定戴。”
房子元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探索了“路区交警”新运行模式,用“科技+”守护老年人安全出行,通过建立模型对无锡市127万名老年人精细分级分类管理,推动“路区交警”、村(社区)相关人员上门一对一落实3万余名老年人精准宣传教育。今年以来,老年人亡人事故占比下降6个百分点。(崔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