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第六轮比赛开赛在即,各地战火即将重燃,全省正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抢抓流量红利,通过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的多元路径,将绿茵场上的“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市场的“增长动能”。
【观赛版图扩大 同频共振激活赛事热度】
“苏超”赛事激战正酣,场场精彩看点拉满。赛场上,球员们拼抢激烈,即便比赛临近尾声、暴雨倾盆,攻防对抗依旧胶着。截至目前,5轮30场比赛场场有进球,倒挂金钩、世界波远射等高光时刻频现,网友直呼“堪比世界杯”。赛事保障同样亮点十足,作为全国四座国际标准赛事场馆之一,昆山奥体中心以顶级设施与热烈氛围刷屏网络。6月29日,苏州与扬州的对决在此上演,43617名观众入场观赛,刷新了“苏超”单场观赛人数纪录。
一位杭州球迷说:“我以前在苏州待过一年多,现在杭州工作,这次专门回来看比赛!现场感觉特别嗨!”
一位四年级小学生说:“球员们在场上特别团结,每个人都拼尽全力,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学习!”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苏超”前五轮比赛的观众人数直线飙升。第五轮现场观众总数超过18万,场均人数已达30826人,观赛版图不断扩大。
【城市联动延伸 花式玩法点燃消费热潮】
场上“对战”、场下“牵手”。连日来,江苏各地景区、商家纷纷“借球发力”,通过景区免票惠民、沉浸式文旅推介等多元举措,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南通推出重磅福利,持“苏超”联赛票根或来自客场城市的游客,可享40家A级景区免费入园。南通还打造192个“第二现场”观赛点,联动举办“啤酒嘉年华”“足球夜市”等活动,为球迷提供全方位优质观赛体验。“苏超”第五轮南通主场日,南通全市共接待游客73.5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4.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4.5%、52.3%,相较上周日分别增长31.3%、38.7%。
宿迁球迷李遥说:“只知道南通靠江靠河靠海,这次坐了游船,了解南通文化底蕴也是挺深厚的。通过‘苏超’,这次好好过来逛一下。”
记者观察发现,“苏超”效应正在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城市着力探索独具特色的文体旅融合路径。南京、苏州、徐州、扬州等地推出“苏超”专列,有效促进城市间双向客流互动;宿迁依托项王故里打造“楚风观赛游”,淮安连云港以“真假西游”主题联动地标景点,泰州推出早茶“球迷套餐”,让观赛热情与烟火气完美交融。这些极具创意的“花式”玩法,催生出更多元、更深度的“赛事+文旅”新体验。
淮安市文旅集团楚云文化公司总经理助理靖伯强说:“赛事期间,相关景区客流量较平时增长近3倍,外地游客占比超6成,有效带动了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成功将比赛‘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创意产品不断 成为撬动消费市场新支点】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苏超”文创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各类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成了撬动消费市场的新支点。常州巧妙融合“苏超”热梗与江苏13市城市文化特色,文创团队精心开发了文具、冰箱贴、毛绒挂件等20款文创产品,并同步开启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目前,这些产品在网络平台上单日销量可达上百单。与此同时,“苏超”联赛官方合作品牌产品同样备受青睐,仅官方球衣销售就突破3万件,线下文创产品抢购热潮也持续不断。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官方特许商品销售人员徐倩如说:“现场销售还是挺火爆的,买的人还是挺多的。刚刚摊位都已经被围满了。”
今年5月,江苏限上住宿、餐饮营业分别增长5.4%、7.4%,比上月加快3.9个、1.7个百分点;运动健康类、观赛氛围类消费大幅增长。端午期间,6个“苏超”主场城市商品销售额整体增幅1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彰显出赛事经济强大的乘数效应,持续为消费市场注入澎湃活力。
时空短评:用一只球激活城市经济发展新赛道
“苏超”的强势破圈,印证了文化与城市体育IP深度融合的无限潜力。它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江苏十三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凝聚起全民的价值认同;以赛事为引擎,点燃了民众参与体育的热情。从活力四射的球迷文化展演,到各具特色的城市主题活动,“苏超”通过多元形式,在赛场内外构建起立体互动场景。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让体育活力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奏响了体育赛事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交相辉映的时代乐章,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