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从来不是“选修课”,而是守护生命的“必修课”。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筑牢校园禁毒防线。5月22日下午,金童中心小学五(1)班的同学们走进南闸实验小学的江阴市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基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知识与体验的碰撞中,上了一堂特别的“禁毒课”。
一进入基地,一面承载着禁毒历史的主题墙便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馆内老师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为起点,向孩子们讲述了19世纪鸦片如何通过走私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从身体到精神一步步摧毁个体与家庭。老师生动的讲解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历史上的禁毒壮举,更让他们明白:对毒品的警惕,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警示。
“你们知道吗?毒瘾发作时,就像有成千上万只蚂蚁在骨头里啃咬,全身的血管都像在燃烧……”老师用生动的比喻,揭开新型毒品的“伪装面具”。观看视频时,色彩鲜艳的“糖果”、包装精美的“奶茶粉”一一亮相,原来这些看似“精美”的物品,竟是伪装的毒品!当看到吸毒者因神经系统受损而失控的画面,以及因毒品导致猝死的真实案例,孩子们的表情逐渐凝重。原来危险,可能就藏在“不经意的好奇”里。
在实物展示区,玻璃柜里陈列的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毒品样本,第一次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毒品的样子。而纪念馆展览区的一幅幅图片更让人震撼:吸毒者溃烂的皮肤、破碎的家庭合照……这些真实的记录让同学们意识到:毒品毁灭的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在VR体验区,同学们轮流戴上设备,模拟吸食毒品后的生理反应。头晕目眩、视觉模糊、肢体失衡……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同学们惊呼:“原来吸毒后的感觉这么可怕,根本不是电影里演的‘过瘾’!”比起说教,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才是最好的防毒教材。
这场充满仪式感的参观,不仅是一次认知的启蒙,更是为同学们埋下一颗“警惕之种”,让他们在未来面对诱惑时,能想起今天看到的历史、记住体验的痛苦,始终坚守“永不触碰毒品”的人生底线。愿同学们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让“防毒拒毒”成为他们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