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年前的48亩到如今的330多亩,阅湖农场的规模扩张,彰显着来自苏州的徐志浩扎根太湖西岸、深耕文旅产业的信心。
在宜兴双桥港湿地公园的阅湖咖啡馆内,徐志浩将电脑里的效果图与窗外实景对照,描绘出一幅涵盖森林探险、草坪婚礼、外摆小商业、村咖等新业态矩阵蓝图,“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
在宜兴文旅产业重镇丁蜀
随着一系列生态、人文资源的深度开发
吸引了众多像徐志浩这样的
外来青年创客
他们以创新视角
打造年轻态文旅产品
推动千年陶都传统文旅产业
实现转型裂变
政企携手,新业态蓬勃生长
绿树环绕、水鸟翩跹,清澈湖水与露营帐篷、湖畔咖啡馆相映成趣,双桥港湿地公园每逢节假日便涌入四五千人,已然成为宜兴新晋网红打卡地。不久前,江苏省首个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项目在此签约落地,水生态价值增值量超千万元。
“这里的人不排外。”谈及阅湖农场的发展,徐志浩直言,从2022年在48亩湿地上起步,到如今规模扩大数倍,背后是政企携手共进的努力。丁蜀作为全国知名的紫砂小镇,多年来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员前来。以农场所在地双桥村为例,这个村就有2600多位外来人员在这里就业创业。
双桥村党总支书记佘亚勇最近正忙着打造研学基地的事。他主动牵线搭桥,联络阅湖农场与相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多家特色农企。这一构想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并正在加快推进中。“村里不能只收租金,文旅产业发展壮大了,村民们都会受益。”佘亚勇说。
最近,徐志浩和丁蜀镇政府工作人员,就二期规划方案会商,有两个项目因土地性质变更等问题受阻。“工作人员并未简单否决,而是积极寻求变通之策。”徐志浩感叹道,如针对节假日无序停车问题,在场地一时无法解决的前提下,镇里提出加装闸门、增设摆渡车等解决方案。
包括双桥港湿地公园,丁蜀镇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精心打造了七大郊野公园,如莲花荡、小七尖山地公园等,鼓励露营、村咖、登山等新业态的招引,吸引一批城市青年在秀美乡村间培育出茶山食野、风隐居咖啡等一批网红打卡点。
精准招引,外地青年创客汇聚
来自景德镇的青年创客戴聪,带着自己设计制作的青花釉陶瓷小杯,今年已多次前来丁蜀参加市集活动,他的作品造型别致、风格现代,颇受消费者青睐。他告诉禧宝,陶二厂、古南街艺术氛围浓厚,有着长三角周边城市广大客群,让他对在宜兴发展很有信心。
为精准对接青年文旅需求,丁蜀发挥陶瓷特色,推动古南街更新,打造陶二厂文化街区、黄龙山矿址公园等网红打卡地。漫步在陶二厂文化街区,文创店、创意手工店、主题咖啡屋风格迥异,商业布局更趋年轻化、时尚化,营造出浓郁的国际化氛围。
江苏陶都产业发展集团陶文旅公司负责人王羽丰介绍,他们在招商过程中,严格限制传统业态,注重商户产品创新度,为游客提供多元体验场景。陶二厂的年轻策划团队为吸引青年创客绞尽脑汁,推出每月一期、主题各异的手工市集,降低青年创客参与门槛。“陶二厂市集摊主中40%来自南京、杭州、上海、景德镇等地。”王羽丰说。
打造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场”,丁蜀也花了不少心思。5月17日,为期一个多月、分4站进行的“陶式生活·自在丁蜀”2025龙舟水上季活动圆满落幕。该活动巧妙串联莲花荡、蠡河、青龙河等水系,与文旅景点有机结合,全方位展现丁蜀独特的人文风貌、生态资源与发展活力。活动以青年为主体,组建10支参赛队伍,同时通过日间传统竞渡与夜间光影表演相结合,实现水陆空立体呈现,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据了解,今年5月1日至5月4日,丁蜀累计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超60%。
激起涟漪,传统业态注入创新基因
潘煜明是一位来自浙江桐乡的摄影师,在宜兴成立紫砂拍摄工作室。他改变了紫砂拍摄原有的单一黑白底色,赋予了每一件紫砂作品更多的内涵,让原本单调的色彩变得生动而有力量,满足紫砂作品的现代审美需求。青年创客带来的新业态、新思维,推动传统文旅产业焕发新生机。双桥港湿地公园的火爆,为邻近的双桥村东方紫砂一条街带来大量客流,紫砂店铺人气飙升;一旁的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也实现从特色农业种植向农文旅协同发展的转型。
与老一辈来宜兴多从事紫砂精胚加工的“宜漂”不同,新一代“宜漂”以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他们投身陶瓷文创、紫砂直播等新业态。“直播这种形式特别适合紫砂壶销售,让消费者有着直观感受。”来自安徽霍邱的小张说,父母多年前来宜兴从事紫砂壶制作,如今他开始创立自己的紫砂文创品牌,通过网络直播打开销售渠道。来自徐州的张丹大学毕业后在宜兴创业,她选择从事小众的紫砂泥绘创作,其作品独具特色,备受市场青睐。
禧宝从宜兴市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了解到,他们举办了首个“宜漂”艺术家的展览,共展出了100多位外地在宜艺术家的130多件艺术作品,展品涵盖书法、美术、摄影、陶艺等艺术门类,这一群体已成为宜兴文化界的重要新生力量。
“宜兴特别像日本京都,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秀美,城市整洁。”来自马来西亚的知名画家叶逢仪常年在多国游历创作,近期在丁蜀旅居的他告诉禧宝,与多年前相比,如今的丁蜀更具活力,创新发展的文旅产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