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滨,一片占地116亩的科创热土蓄势待发。随着临港科创园二期项目进入验收阶段,这座以打造“高精尖”创新产业集群为目标的现代化园区即将启航。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培育体系,临港以澎湃“园”动力激活发展“新”势能。据统计,一季度临港已成功落户扩博智能、锂电池极耳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制造、瀚晟机器人等重点项目超30个。
作为加速推进“科创临港”建设的关键抓手,特色园区建设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均围绕企业需求精准布局。“科创型企业对发展空间和产业生态有更高要求,我们不仅提供物理载体,更通过人才引进、资源集聚、服务配套形成‘磁场效应’。”江阴临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韬介绍,临港科创园二期将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内规划集聚50家成长型科创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为实现这一目标,园区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初创企业可享租金减免与创业指导,成长期企业可获得融资对接与产学研合作支持,成熟企业则能借力资本市场拓展国际市场。这种因企施策的模式,让企业既能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更能收获“锦上添花”的惊喜。
距离临港科创园二期不到4公里处,总投资约8亿元的临港科技工业园已崭新亮相,18幢高标准厂房内,创新动能持续涌动。作为首批入驻企业,双良环境和双良邦极“包”下15号整栋楼。“‘拎包入驻’不仅解决了我们原有空间受限的问题,配套政策和服务更释放了创新活力,园区的集聚效应也将为人才引进、技术攻关提供助力。”双良环境研发总工程师仇健透露,日前,双良环境参与开发的“用于水产养殖系统生境管理的过氧化氢新型原位电制技术及装备”通过省渔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产业化就将在园区内实现。入驻7号楼的江苏路易达铁路器材有限公司供销部部长蔡芸则对即将投用的便利店、食堂等设施充满期待:“员工幸福感提升与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形成良性循环,这为稳定技术工人队伍提供了坚实保障。”据测算,这座定位“专精特新”的综合性产业园全面投运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80亿元。
从长江畔的试验场到产业链的竞技场,既注重引进具有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也着力培育具备颠覆性创新的“未来之星”,这种梯度培育模式,在保证产业链稳定性的同时,也为技术突破预留了想象空间。当创新要素在园区内形成“化学反应”,企业间技术共享、市场互补,甚至可能碰撞出跨界创新的火花。
当前,临港开发区正按照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的要求,坚持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道路,重点打造碳中和产业园、临港化工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工程机械产业园和数字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其中,碳中和产业园被认定为无锡市特色产业园区,临港化工园区被列入无锡市级培育园区名单。